慈幼院的孩子,每日的飯都是不夠吃的,而且這些孩子都有過餓肚子的經歷,對于食物,異常的珍重,所以,來到這里,見到暄軟的白面饅頭,只要是肚子不是特別的餓,都想著把饅頭藏起來,日后沒東西吃的時候再拿出來吃。
每個孩子一碗粥,一個包子,一個煮雞蛋,許梔看到孩子們靜靜的坐著,沒有一個人因為面前擺了食物就拿起來直接吃,而是等到白果都分派完了,說開動的之后,才拿起來慢慢的吃。
白果用一個食盒,提著許梔還有自己跟白英的早飯,往許梔的院子走。
白果一邊走,一邊對許梔說:“這些孩子,昨天大部分都藏了東西,中午的白面饅頭,有些甚至是一口都沒有吃,全藏起來了,這個習慣得給他們改過來才是,天氣冷藏兩天再吃了沒什么,這要是天熱了,東西壞了,不得吃壞了肚子嗎?”
許梔也是曾經挨過餓的人,自然是明白孩子們的心理,說:“咱們理解一下,時間長了知道東西一直都夠吃的,自然是能夠改過來的。”
白果把食盒放到炕桌上,白英已經把
房間里整理好了,趕緊服侍許梔坐下,兩個白把早飯從食盒里面拿出來,白英摸了摸盛粥的碗,還熱呼呢,這才放了心,說:“從廚房過來這粥都不熱呼了,現在還不到最冷的時候,我看咱們這個院子里還是得弄個小廚房才是。”
白果點了點頭,說:“我也是這么想的,姑娘,我看那西廂房好好的整理一下,就能當個廚房來用,晚上還能燒熱水。”
許梔想到還要在這邊待一段時間,也就同意下來,讓白果跟白英兩個人去操持這件事情。
吃過早飯,許梔就開始繼續做規劃,這些孩子的培訓課程要怎么上,后續的工作要怎么安排,最關鍵的是,培訓的先生要從哪里來請,都是問題,都需要自己一樣一樣的去解決。
忙了一個多時辰,白英過來,說一個叫做林昉的孩子過來找許梔,說有事情要跟許梔商量。
許梔趕緊穿鞋下炕,在外面的廳里接待了過來的林昉。
許梔知道這個林昉,他的父親是一名秀才,家中條件原本是挺好的,兵禍的時候,父親受了傷,家中的錢財被那些賊寇搶走了,林昉的父母帶著林昉原本是想要去內地投靠親戚的,走到遼東府林昉的父親舊傷復發,最后撒手人寰。
林昉的娘親原本身體就不好,林昉的爹去了之后,她受了打擊,一病不起,因為沒有錢尋醫問藥,也跟著去了。
林昉原本是想要賣身葬了自己的爹娘的,正好那個時候為了大梁的人口,朝廷在邊境一線下了嚴格的規定,不允許買賣孤兒,官府出錢幫著林昉葬了爹娘,又把林昉送到慈幼院,只等著林昉到了年紀,就放出去,或者是回鄉種地,或者是做點什么事情。
林昉在慈幼院待了兩年,因為他識文斷字,孩子們都服氣他,時間長了,他就成了慈幼院孩子們的頭,這次許梔去慈幼院找人,他覺得是個機會,不僅僅是自己來了,還鼓動著自己身邊的小伙伴一起過來。
林昉進來之后,給許梔行了一禮,說:“姑娘,我是過來問一下,姑娘對我們這些人有什么安排。”
許梔沒想到自己這還沒有制
定好學習計劃呢,就有人過來問自己是怎么安排的,不由得問道:“那你有什么想法沒有?》”
林昉直言道:“姑娘去尋我等之時曾經言道,要讓我等受到培訓之后,給姑娘做事情,既如此,我想先請問姑娘,是否需要我等簽下賣身的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