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停揉搓著泥團,水多了,添點泥巴,過了一會兒,泥又有點偏干了,倒點水……
來來回回倒騰了好幾次,總算把泥和水的比例控制好了。
“……哎呀,揉泥巴比揉面團難多了,當年我學著揉面做面條的時候,都沒這么費勁。”
好不容易把泥團揉好,薛小苒扯著嘴角起身,跑到外面撿了兩塊扁平的大石頭回來。
從火堆里扒拉出一些火灰灑在其中一塊石頭上,抹了抹石頭后,從泥團上扣出一塊泥巴,開始在上面捏出一個面餅的樣子。
“……唔,先做一個大肚圓鍋試試,要是能燒出來,再做碗盆。”薛小苒邊捏邊嘀咕,“……這是底部,得捏厚點,不容易燒壞……”
連烜雖然看不見她的動作,但從她的自言自語中,能在腦海里浮現出一幅幅具體的畫面。
捏好圓形底部,繼續扣出泥巴搓成手指粗細的條狀,然后捏著泥條開始圍著圓形底部繞圈。
“……人家搓的條條好像比較粗,我搓的條條有點細了吧,再搓粗一點……”
條條?泥巴搓成條?不是說做鍋,怎么搓起了泥條?連烜疑惑。
陶器制作的過程需要搓泥條么?連烜搜尋著關于燒瓷的資料。
他當然沒有燒過瓷器,但是,他師兄那個閑人卻很喜歡研究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
師兄在藥王嶺一角砌過一個小窯,成功燒制出不少精致好看的瓷器。
只是,連烜對這些并不感興趣,所以,當時沒怎么留意燒制的過程。
但是,再怎么沒留意他也瞧見過幾次,分明沒有搓泥條的過程。
“……”
他想得太過認真,手里拿著的柴火久久沒放進火堆里。
薛小苒搓著泥條的間隙,不時抬頭瞄他一眼,見他半天沒動,開口問道
“連烜,你是不是困了?困了就先睡一覺,昨晚你看了一夜火,都沒怎么睡覺。”
回過神的連烜搖搖頭,把手里的柴火添進了火堆里。
薛小苒見狀眨了眨眼,突然說道“那,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做個鍋,很容易的,也不費勁。”
連烜朝她“看”過去,臉上明顯有些遲疑。
他想幫忙,但是,他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怕是會拖慢了她的進度。
“來嘛,來嘛,試試看,反正都是過河摸石頭,我也從來沒做過。”薛小苒興沖沖地搬了塊扁平的石頭,放在他面前,然后曬上草木灰。
再跑過去給他挽起了寬大的衣袖,露出一雙瘦得青筋凸起的手臂,薛小苒瞥了一眼,識趣的選擇了視而不見。
“……這是石板,先在石板上捏一個不薄不厚的鍋底……”
“……泥團搓成條,泥條要粗一點,圍著鍋底繞圈……”
“……額,要做個大肚鍋,中間要比下面寬,過半的時候,慢慢又收窄……”
“……泥條壘得夠高以后,再把它們磨平……”
“……這活太考驗耐心了,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還得磨勻……”
一個下午的時間,山洞里全是薛小苒的回聲。
在天快要黑的時候,兩個大肚圓鍋的泥胚終于捏好了。
“連烜,你捏的圓鍋比我的好看!這不科學呀?”
今天的更新奉上,四百評論繼續加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