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一個人學壞不要緊,只要迷途知返,那就還是好人。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還有人覺得,這與大家的幫助也分不開,滿朝文武,都彬彬有禮。李水這個楚地來的蠻夷,終于被感化了。
其中周青臣的言論,就比較chiluo裸了。他到處跟人宣揚,說李水乃當代倉頡。倉頡是造字,而李水是存字。其功勞同樣極大。
起初的時候,大家對周青臣的理論不以為然,覺得此人拍馬屁拍的太露骨。但是眾人聽得多了,又覺得這話好像沒有什么問題。
最為關鍵的是,以后大家看書,不用再捧著沉重的竹簡看了,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啊。
…………
這幾日,李水已經往宮中送了幾馬車的紙。伏堯用了之后,贊不絕口。
李水是個公正的人,在給伏堯送紙之后,又給未央送去了不少。當然了,給未央送紙,就不能說這是廁紙了,那樣太低端,有三俗之嫌。
李水和未央談論的,都是怎么用這紙讀書寫字。當然了,這么多紙留下來,未央用它做什么,李水就管不著了。
在宮中的時候,李水也聽到了一些傳聞。據說那些朝臣給皇帝上書的時候,都在盛贊紙的好處,贊賞完了之后,在奏折的末尾,還是稍微夸贊了李水幾句。
李水心里面美滋滋的,幾乎是數著日子,等待下一次朝議了。
終于,朝議之期又到了。
李水早早的到了議政殿門口,為的就是和朝臣們多交流一會。背后聽人夸沒意思,當面夸才舒坦。
果然,朝臣們對李水的態度大為改觀,有不少人沖他點頭微笑。
尤其是周青臣來了之后,帶著吳越等一幫人,對李水一個勁的稱贊,把氣氛烘托的很熱烈。
諸位朝臣也從善如流,夸了李水幾句。
有朝臣問淳于越,說道:“淳于博士,聽聞你也上書稱贊槐谷子了?”
淳于越摸著胡須說道:“槐谷子做了好事,自然當得起稱贊。以老夫看來,此人雖然囂張跋扈了些,但那都是年輕氣盛。他本性不壞,只要稍加磨練,自然會溫厚如玉。”
“而此人做出來的東西,卻是真正的有助于天下啊。就以這仙紙來說,對我們讀書人,便有莫大的好處。我已經令府中下人,將論語抄寫在仙紙上面了。時時翻閱,方便的很……”
淳于越剛剛說到這里,李信來了,他一見李水,就大倒苦水:“槐兄,你是不知道,昨夜帶回去的紙用完了。我不得已又用了竹片。唉,以前覺得倒沒什么,可用慣了仙紙之后,全身不自在。”
淳于越微微一笑,對李信說道:“怎么?你也開始讀書了嗎?竹片確實不便,我已經改用仙紙了。”
李信一臉驚訝的看著淳于越:“你也用仙紙?”
淳于越說道:“怎么?老夫不能用嗎?”
李信撓了撓頭,說道:“那倒不是,只是……你這么古板的人,這次怎么轉變的如此之快?畢竟只有極少數人,在用仙紙如廁。”
淳于越聽到這話,頓時怒氣上涌,一時沒控制住,叫道:“什么?你竟然用仙紙如廁?”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看向李信。
李信臉色漲紅:“這等事,你怎么好大庭廣眾的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