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宦官微微一笑,說道:“謫仙勿憂,只是有些咳嗽而已。”
小宦官說完之后,就轉身走了,而李水有點奇怪:“咳嗽?每天說書的是我,我還沒咳嗽,她咳嗽什么?”
時間不長,李水到了嬴政的書房。進去之后,李水發現有不少人都在里面。王綰、李斯、淳于越、李信……基本上都是朝中重臣。
他們見李水來了,都微微朝他點了點頭。
嬴政見人到齊了,淡淡的說道:“近日,有不少人上奏。說遷徙豪富一事,令天下騷然。各地都出現了不穩之兆。諸卿以為如何啊。”
隨后,嬴政將幾份竹簡遞給了在場的人。
李水現在認秦小篆還有點費勁,但是看的慢一點的話,還是能看懂的。
這奏折中說,各地豪強,大多是良善之人。他們在當地勸課農桑,賑濟貧弱。幫助官府維持治安,催收租稅,大有用處。
一旦豪富被遷徙,各郡守、縣令,都會手足無措。就如同一個人失去了眼睛,失去了耳朵,變成了瞎子和聾子。
到那時候,天下必定會發生混亂。那些黔首恐怕要趁機為非作歹。
更何況,豪富們奉公守法,從未為非作歹。朝廷強迫他們遷來咸陽,也沒有任何理由。
這奏折的用此寫的倒是客客氣氣,但是里面一條條的列出來很多理由,在反對遷徙豪富一事上,又是很激烈的。
李斯看完了之后,先搖了搖頭,說道:“這上書中的種種理由,都有道理。”
嬴政問道:“如此說來,廷尉贊成停止遷徙豪富?”
李斯說道:“臣不僅不贊成停止,還要建議陛下,加大力道,嚴令各地豪富,迅速的來到咸陽,不得有誤。”
嬴政納悶的問道:“這是為何?”
李斯說道:“這奏折中說,各地豪富,是縣令的眼睛和耳朵。臣看了這話之后,冷汗涔涔而下啊。”
“陛下,豪強們在鄉里之中,盤根錯節,控制了無數百姓。這縣令到了任上,反而要依仗這些豪強。或者與豪強合作,或者干脆被豪強控制。”
“若天下安定,這局面倒可以維持下去。豪強們頂多陽奉陰違,隱匿人口罷了。若天下有變,他們必然要趁勢而起。到那時候,縣令要么被殺,由豪強占領郡縣。要么被迫從了這些豪強,獻出城池做豪強的傀儡。”
李水看著李斯,心里面有點佩服:“這家伙,果然有才華啊,居然把大秦的結局預言了個差不多。”
嬴政說道:“故而,你認為要立刻遷徙豪強?”
李斯說道:“是,要從急,從重。但敢反抗者,嚴懲不貸。否則各地縣令郡守,一旦與豪強勾連在一塊,事情就很難辦了。”
嬴政緩緩地點了點頭。
旁邊的淳于越說道:“臣,自然也贊成遷徙豪強。不過……這奏折中說的也有些道理。豪強奉公守法,朝廷憑什么強令他們來咸陽?我大秦崇尚律法,若無故令其遷徙,似乎有些說不過去。若讓天下人覺得,律法只是一紙空文,那么日后再有法令,恐怕就難以施行了。”
嬴政覺得這話也有道理。但是想了想,又覺得沒有更好地解決措施。瞻前顧后,如何做事?少不得只能強行如此了。只要能達到目的,管他什么生前身后名?
嬴政剛剛想到這里,忽然心中一動。對李水說道:“槐谷子,你有沒有辦法?”
李水抱著那捆竹簡,幽幽的來了一句:“竹簡沉重不便,我建議陛下立刻下一道旨意。日后凡是官方文書,一律用仙紙書寫。近日商君別院的產量激增,一定供應的上。”
周圍幾個人都有點無語:這里商量天下大事呢,你還顧著賣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