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看了一會,說道:“有幾個,不過不影響意思。”
李水哦了一聲:“那就行了。”
他把烏交叫過來,讓他立刻將奏折送到宮中去。
結果烏交剛剛離開,李甲就來了。他看見李信之后,一臉為難的把李夫人的話說了一遍。
李信嘆了口氣,對李水說道:“槐兄,看來商君別院也不安全了。”
李水說道:“無妨,最近咱們不是買了很多宅子嗎?你隨便躲起來就好了。”
李信愁眉苦臉的說道:“我怕的不是這個。我就怕時間長了,夫人越等越生氣,將來就算帶著萬貫家財回去了,那也晚了。”
李水一臉同情的看著他:“那你保重。”
李信騎著馬,一步三回頭的離開了商君別院。到了家門口,他也不肯進去,就站在外面,說道:“去告訴夫人,我回來了。”
看門人立刻飛奔著去了。
結果片刻之后,李夫人提著鞭子出來了。
李欣似乎早就料到了這個,高聲說道:“陛下召我入宮,我去去就來。”隨后,一甩鞭子跑了。
“呵呵,每天這樣露一露面,也算能交差了。”李信得意的笑了笑,騎著馬在咸陽城兜了個圈子,又出城了。
…………
嬴政已經看到李水的奏章了,看了一會,他微微點了點頭:“槐谷子這話,頗有道理啊。朕準了。”
奏章中說,咸陽城的達官貴人太多了。這些貴人,最喜歡的就是建宅子。宅院占地極廣,其中亭臺樓閣,不計其數。
如此一來,豈能不侵占關中的農田?
農業為天下之本。因此李水建議嬴政。立刻調查咸陽附近農田。將土地分為耕地與宅地兩種。
以此為標準,現有耕地,不許再侵占。若有特殊情況占用耕地,也需要朝廷層層審批。
如此一來,耕地有了保證,糧食就有了保證,天下也就穩定了。
這奏折情深意切,并且打著為百姓著想的旗號。嬴政很快就同意了,命人立即著手清查農田。
消息傳出來之后,滿朝文武,對此倒有些奇怪。這李水怎么突然之間這么關心黎民百姓了?
他們第一反應就覺得,李水這是改邪歸正了,終于被感化了。
但是以往的經驗告訴他們,沒有這么簡單,李水這家伙,肯定在憋著壞呢。
可是朝臣們思來想去,也不覺得這政策有什么壞處。保證農田供應,確實可以穩固天下啊。經過了最初的疑惑之后,朝臣們漸漸的開始相信了,這一次,李水可能真的想做點好事。
無論是因為良心不安,還是因為擔心眾人唾罵。他肯做好事,這終究是一個好現象。
于是乎,在幾天之內,李水的風評,居然有點微微上揚的趨勢。當然了,有進步,是因為起點低,現在眾人提起李水來,第一反應還是翻白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