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議結束之后,商君別院開始發售算學和常識兩本書。
李水給這種書定了一個名稱,叫做“教科書”。并且對詢問的人解釋說:意思是,教人科舉的書。
很快,這個名字被大多數人接受了。
與此同時,宮中頒發了一道旨意,規定教科書及其相關書籍,商君別院為唯一發行地,任何人不得私自盜售。
朝臣們注意到,這旨意與朝堂上商討的不同,多了一句“及其相關書籍”,不過也沒人在意,這一兩百文錢,值不當的去爭論,太較真的話,反而顯得有點掉價。
咸陽子弟結伴去買書,路上的時候,他們一直在討論謫仙是不是吃錯藥了,為什么這一次把書賣的這么便宜。
忽然有個明白人說了一句:“諸位,你們猜這書,是不是要進入商君別院,才能買得到?”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驚出一身冷汗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這書可就不是一百錢了,而是十萬零一百錢啊。
老實說,這種賣書方式太不要臉,換任何人都干不出來,但是謫仙偏偏能干出來。所以讀書人們都有點絕望了。
這一路上,他們惴惴不安,距離商君別院越近,心里面就越緊張。
然而,等他們走到商君別院門口的時候,發現書攤居然在大門外面,頓時激動的熱淚盈眶。
有些人手甚至忍不住說道:“謫仙,厚道啊……”
李信和李水就站在院墻上,看著外面的讀書人。
李信一頭霧水:“怪哉,薄薄的一本書,賣一百錢。這樣離譜的價格,還有人說你厚道?咸陽城的人都這么賤骨頭嗎?”
李水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這個世道,我也看不明白了。”
來買書的人,比預計的要多。咸陽城中,凡是有些錢財的人家,都來買上兩本書。考不考科舉,先買回去看看。
如果這書中的內容簡單,下次科舉的時候,自己也可以考上一考,撞撞運氣,如果考中了最好,如果考不中的話,也沒有損失。
即便不參加科舉,算學和常識,對平時的生活也有用。算算賬,增長增長見聞,也是很好的。
所以,原本以為一天才能賣完的書,不到一個時辰就銷售一空了。
有些求知若渴的讀書人不肯走,紛紛等在外面。還是李水向他們保證,明日會有新的書,他們才漸漸的散去了。
等這些讀書人走了之后,李水去找到了相里竹。
相里竹現在是科學院的院長,編纂教科書的事,也是由她負責的。
李水問道:“為何只準備了這些書?”
相里竹揉著手腕說道:“這還少嗎?凡是識字的人,都被我找來了,晝夜不停的抄寫,連我都親自上陣,真是累死我了。”
李水聽得目瞪口呆:“手抄的?”
相里竹說道:“不然呢?”
李水一拍腦門:“怪我,怪我。我忘了,你們不會印刷。”
相里竹納悶的看著他:“什么意思?”
李水說:“你有沒有見過官吏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