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的三千人馬,帶足了十日口糧,然后向商君別院匯合而來。
等他們趕到商君別院的時候,李水的一百人也已經準備停當了。
李信看了看這一百人,忽然奇怪的問李水:“槐兄,你的人帶了多少糧草?”
李水說道:“三日。”
李信大驚:“莫非你有仙術,可以讓我們三日之內,抵達楚地?”
李水納悶的看著李信:“還有這等仙術?跨馬加鞭,抵達楚地,怎么也要十日吧。”
李信茫然了:“既然需要十日,你為何只帶三日口糧?”
李水說道:“李兄,我等此次是平叛,不是滅國。沿途經過郡縣,隨時征糧便可以了。我帶上三日口糧,只是防備行軍到荒無人煙的所在,無法征糧而已。”
李信皺著眉頭說道:“然而,天下統一不久,人心不穩。若在平日,倒也罷了,如今項梁造反,那些豪強自然蠢蠢欲動。一些地方官也陽奉陰違。若他們不肯給糧,如何是好?”
李水笑了:“這更簡單,凡是不肯給糧的,都是反賊,就地消滅便可以了。我們這一次,不就是去平叛了嗎?”
李信總覺得李水的思路有點奇葩,但是仔細想了想,好像也沒有錯。不過他比李水謹慎一點,命大軍帶了五日口糧。
李水身后的一百匠戶也有點不安,小聲對李水說道:“大人,萬一我們迷路了,三日之內都找不到糧食,如何是好?”
李水滿不在乎的說道:“這有何妨?向李信軍中借糧便可以了。那邊三千人,一人少吃一口,便有你們的了。”
李信身后的士卒一聽這話,全都咧了咧嘴,心想:看來咸陽城中的傳言沒錯啊,謫仙確實有才華,就是無恥了點。
匠戶頓時眼前一亮,然后說道:“那我們索性不帶糧了。一身輕松,肚子餓的時候,就跟他們借。”
另一人說道:“鍋灶也不用帶了,等他們做好了,吃兩口也就是了……”
李信的士卒都懵了:商君別院的人,為何全都如此無恥?
最后還是李水深明大義,把這些蠢蠢欲動的匠戶和喝止住了,而李信的士卒則大大的松了口氣。
當一行人整裝待發的時候,咸陽城中,忽然出現了很多車馬,那是前來送行的朝臣。
李信瞇著眼睛望了望,有些奇怪的說道:“我粗略看了一下,滿朝文武都來了。不僅有咸陽權貴,還有關東豪強。怪哉,你我二人,何時如此受歡迎了?”
李水笑瞇瞇的說:“他們的子弟都在我商君別院讀書,他們敢不來嗎?”
李信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還以為他們佩服我一腔忠勇……”
李水有點無奈的看著他:你哪來的自信?
這時候,淳于越從朝臣之中走出來,走到李信馬前,說道:“李信啊,你為人粗鄙魯莽。本來老夫覺得你乃不可雕之朽木,已經懶得在你身上費神了。不過你畢竟是李姬胞弟,她臨死的時候,念念不忘的便是你,曾經幾次求我,對你多多照看。因此上,即便你再不堪大用,老夫也只得……”
李信聽得學,什么算學,什么常識……他根本就沒怎么研究過。
到了商君書院之后,十天一小考,每月一月考。并且按照名次排名。每一次李漁都是倒數第一名,真是丟人現眼。
起初的時候,他還告誡自己,自己只是一個細作而已,沒必要這么認真。可是同窗的鄙視,講師的嫌棄,無時無刻都在折磨著李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