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糧食禁止流通,無論是官府的糧倉,還是私人的窖藏,一律集中起來,由項梁統一分配。
項梁派出去了兩個百人隊,不分晝夜,隨機搜查。但凡有人敢私藏糧食,立即處決。
起初的時候,私藏糧食的百姓總是在深夜生火做飯,但是接連幾次,院門被踹開,百姓被殺死之后。那些人開始吃生食。但是百人隊的搜查是隨機的,偶爾運氣不好被撞上,即便是吃生食,也會掉腦袋。
再到后來,百人隊甚至會在深夜沖入百姓家中,掀開被子,看看他們是不是藏在被窩里吃東西。
當然了,這些兵丁究竟是為了搜查糧食,還是借機看人家大姑娘小媳婦,那就說不清楚了。
總之,吳郡城中怨聲載道,人人懼怕不已。
在收集完所有的糧食之后,項梁又規定,凡是家中有當兵的,以軍餉的方式發糧。
如此一來,就算有人想要逃避兵役,看著家中嗷嗷待哺的親人,也只能提著腦袋去從軍了。
若家中沒有男丁,那也簡單。婦女替軍士漿洗衣服,生火做飯,搬運土石,在城墻上幫忙警戒,都算作是從軍,可以獲得軍餉。
至于那些年紀較大的孤寡老人,就斷絕了得到糧食的可能性了。即便他們有金銀,也買不到糧食。沒有人肯賣,也沒有人敢賣。
有個年近八十的老翁,一連幾日,餓的頭昏眼花,跌跌撞撞的走到項梁的營帳跟前,想要乞求一頓飽飯,結果直接被項梁給打了出來。
理由很簡單,吳郡是一座孤城。糧食吃一碗就少一碗。而這老翁,吃了糧食之后,除了多茍延殘喘幾天之外,沒有任何好處,不能幫助守城,也不能幫忙作戰。在糧食有限的情況下,當然要優先供給士卒了。
這老翁欲哭無淚,又跌跌撞撞的向吳郡守家中走去。
結果他實在太過饑餓,又挨了一頓打,身體支撐不住,死在了郡守大門口。
郡守聽到這個消息,唉聲嘆氣,只能找了幾個人,用破席子卷了卷,將他給埋了。
郡守叫吳玉,為人有些懦弱。在任上的時候,沒有干過什么橫征暴斂的事,對于吳郡中的豪強,向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唯恐激起變亂,導致滅族之禍。
后來項梁起兵,稍微威脅了他一番,他就投降了。現在整個吳郡城,都是項梁說了算。他這個前郡守,整天龜縮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像是亡國之君一樣,戰戰兢兢的過日子。
不過,今天老翁的死,對吳玉的觸動還是挺大的。他心中郁悶,干脆坐在家中飲酒。
這酒喝到一半的時候,外面忽然闖進來一個少年,二話不說,把吳玉的桌子給掀了。一時間酒菜淋淋漓漓撒了一地。
吳玉嚇了一跳,有些惱火的喝道:“你做什么?”
這少年是吳玉的長子,名叫吳剛。
吳剛兩只眼睛瞪得老大,對吳玉說道:“父親身為吳郡守,就任由項梁在這里禍害百姓嗎?”
吳玉聽了這話,臉色大變,連忙噓了一聲,緊張的說道:“噤聲,噤聲。隔墻有耳啊。”
吳剛咬牙切齒的說道:“只要父親一聲令下,孩兒愿斬下項梁頭顱,開城投降,還吳郡一個太平天下。”
吳玉苦笑了一聲:“開城投降?開城那一日,就是我全家老小,齊齊赴死之日啊。陛下性情剛烈,豈會容忍悖君事賊之臣。”
吳剛說道:“項梁只有一座孤城,如何能與朝廷相抗衡?父親屈身事賊,早晚是個死。”
吳玉把地上的酒杯撿起來,又給自己倒了一杯,慢條斯理的說道:“屈身事賊,那是個死。開城投降,也是個死。至少屈身事賊能夠死的慢一些,能夠多喝幾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