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信在旁邊說:“據說咸陽城中,一直有個傳言,說槐谷子曾經是項梁的人,是他派往咸陽城的細作。如今項梁山窮水盡,若槐谷子突然造反,和項梁平分了李信的三千精兵,那楚盡為項梁所有矣。”
吳剛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然后有納悶的看著親信:“你方才明明說,不敢造反。如今項梁要得勝,為何你反而一臉痛苦?”
親信說道:“項梁若站穩了腳跟,我等大秦官吏,必定被他殺死。現在他肯留我們一條性命,不過是要我們幫忙守城罷了。所以,不可令項梁取勝。”
“為今之計,只有郡守振臂一呼,殺了項梁,開門投降李信。郡中官民是被項梁脅迫的,畢竟不是主謀,或許能有一線生機。”
吳剛笑了:“你想的倒通透,既然如此,為何不隨我去殺項梁?”
親信想了很久,終于低聲說:“在下……乃無膽鼠輩。”
吳剛已經懶得和親信說話了。
這時候,他忽然想到:這信,當真是給項梁的嗎?會不會是反間計?
吳剛越想越覺得,這是李信和槐谷子的反間計。可關鍵是,項梁知道這是反間計嗎?如果他知道這是反間計,那他知道自己已經知道了嗎?
吳剛低著頭想了很久,忽然覺得,這件事根本解釋不清楚。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莫過于殺了項梁。
于是吳剛對親信說道:“若我所料不錯,項梁很快會向我們動手,你有沒有膽量奮起一搏。”
親信猶豫良久,說道:“若項梁真要殺我,那我倒是會和他較量一番。”
吳剛差點氣死:等你發現他要殺你的時候,你已經人頭落地了,還較量個屁。
…………
那封密信,是綁在箭上射進來的。在它打開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在士卒中傳揚開來了,因此與其說它是密信,倒不如說是公開信。
在吳剛得到消息的那一刻,項梁也得到了消息。
他在屋子里面來回踱步,向自己的心腹說道:“這信,定然是寫給吳玉的。吳氏父子,一直懷有異心。可見他們已經商量好了,要來殺我。然后開城投降。”
心腹點頭稱是。
但是緊接著,項梁又說道:“不過,這信更有可能是離間計。故意離間我與吳氏父子。信中無頭無尾,沒有落款。可以理解成吳氏與李信合謀,同樣可以理解成我與槐谷子合謀。”
說到這里,項梁很后悔的說道:“吳郡有不少人都聽到了傳言,說這槐谷子是我派往咸陽的。如今吳氏父子,怕是要信了這傳言了。”
心腹擔憂的說道:“吳氏父子,應當沒有那么愚蠢,看不出來這是離間計吧?”
項梁幽幽地說道:“萬一,他們當真有這么愚蠢呢?萬一他們看出來了這是離間計,卻不相信我看出來了呢?再者……萬一這不是離間計呢?誰能保證?”
心腹陷入沉思之中。
項梁嘆了口氣:“罷了,反正吳氏父子,我早晚要除掉。除掉了他們,這吳郡便是真正的固若金湯了。不如借著這個機會,早點動手吧。”
我在秦朝當神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