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兒臣生還入咸陽。這些將士,卻埋骨他鄉。兒臣請求父皇,允許這些將士,歸葬故里。”
說罷,公子高又落下淚來。
滿朝文武都嘆息不已,淳于越更是說道:“會稽王,真乃仁者也。”
嬴政點了點頭,答允了公子高的請求,然后向朝臣說道:“藩王入咸陽一事,再加一條,日后凡有藩王壽終,準予歸葬咸陽。”
吩咐完了這些之后,嬴政有些欣賞的看著公子高:“楚地一行,吾兒與以往大不相同了。”
其實不僅嬴政有這樣的感覺,滿朝文武,也有同感。
以前的公子高,沒有任何存在感,只是個碌碌無為的公子罷了。太子之位,他從來沒有想過,每天就是混吃等死,尋歡作樂,想要在富貴中享受這一生罷了。
但是這次楚地之行,眾人看到了會稽王在越王山上的勇武,看到了千里歸咸陽的孝心,看到了為戰死將士請命的仁義。會稽王,簡直像是換了個人一樣啊。
公子高一臉至誠的對嬴政說道:“兒臣能有今日,乃是受了謫仙教化。這一切,皆是謫仙教導兒臣的。”
李水謙虛的向朝臣抱了抱拳。
朝臣們都有點無語:怎么又是這家伙?這種無恥之徒,能教出來大仁大義的會稽王?難道謫仙是一潭臟水?臟了自己,洗干凈別人?
嬴政看了看李水,微微一笑,他自然知道公子高臨行前拜李水為叔父的事。
嬴政沉默了一會,忽然問公子高:“你可愿意留在咸陽?”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都震驚不已。他們自然知道這話是什么意思。
陛下分封子弟,留在咸陽城的,只有三人:扶蘇、伏堯、胡亥。
而這三人,都是太子的人選。如今陛下要讓公子高留在咸陽,很顯然,是想把他也作為備選。看來公子高在越王山上的壯舉,徹底的打動了陛下啊。
嬴政本以為公子高聽了這話之后,會欣喜若狂。誰知道他搖了搖頭,極為誠懇的說道:“兒臣只想拜見父皇與母親,拜別之后,還要回到楚地,為父皇鎮守南疆。”
嬴政微微有些意外,以為公子高沒有聽懂,于是很明白的對他說道:“你可知道,朕要你留下來,是何意?”
公子高說道:“兒臣明白。不過……幼弟伏堯年紀雖小,可聰明才智,勝兒臣十倍。兒臣只是受了謫仙一句點撥而已,便可以脫胎換骨。伏堯在謫仙身邊,日夜受教,將來必可成為堯舜禹湯之君。”
嬴政笑了:“想不到,你對槐谷子和伏堯,如此推崇。”
公子高躬身說道:“兒臣,只是實話實說。”
朝臣看看公子高,又看看李水,心想:謫仙是不是給會稽王吃迷魂藥了?
公子高執意要回楚地,嬴政也沒有堅持留他,只是對他贊賞不已,然后讓他去后宮拜見母親了。
等公子高走了之后,李水看了看李信。
李信站的腿都酸了,心想:終于輪到我了。
他站出來說道:“會稽郡守巨夫,曾投降反賊項梁。臣已然將它抓了,押入咸陽,聽候陛下發落。”
嬴政還沉浸在見到會稽王的歡愉中,微笑著說道:“帶上來吧。”
巨夫被小宦官領著,進了議政殿。他認真的行了一禮,然后小心翼翼的為自己辯解,說當初是不得已而從賊,實際上依然心向朝廷,一旦有機會,就會殺了項梁,幫助官軍平亂。
巨夫很害怕,再加上凌晨洗個了冷水澡,所以一直在打哆嗦,看起來別提多可憐了。朝堂上不少朝臣,對此人都有些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