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的花費,比以往更多了。
王綰坐在書房里面,冥思苦想,到底怎么隱晦的勸說陛下,去接見一番商賈呢?只要陛下再接見一次,那些獎牌就不愁銷路了。
可是,王綰也知道,陛下對商賈是有些輕視的,接見了一次,已經夠了,恐怕沒有第二次了。
王綰絞盡腦汁的想了很久,忽然心中一動:“商賈不行,如果是豪強呢?”
“關東豪強,因為相信朝廷,因此千里迢迢,遷到咸陽來。并且送他們的子弟參加科舉,愿意幫著陛下治理天下。”
“這些豪強,算是很忠誠了吧?但是陛下還沒有見過他們。如果能勸說陛下見一見這些豪強,那樣的話……”
王綰想到這里,又搖了搖頭:“即便陛下要見關東豪強。那些豪強,也沒必要買獎牌。”
“等等……若我建議陛下,只接見有志于出海的關東豪強呢?這些豪強為我大秦開疆拓土,為了陛下尋找仙山,立下了不小的功勞。陛下賜宴,完全合情合理啊。”
“而豪強要證明他們想出海,這指北針,是必買不可的了。妙,此計大妙。”
王綰想到這里,就像是溺水的人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立刻開始寫奏折。
當奏折寫到一半的時候,王綰總覺得有些地方似乎不太妥當。但是他想了想,前后理順了一下思路,又覺得完全合情合理,于是繼續寫下去了。
寫完了奏折之后,王綰覺得整個人都輕松了許多,這么多天,終于可以睡一個好覺了。
第二天,嬴政看完奏折之后,覺得王綰的建議很有道理。
關東豪強,雖然經過遷徙以及李水的經濟打擊之后,實力削弱了不少,但是依然不可小覷。如果能示之以恩,換來對方的忠誠,這很不錯啊。
關東豪強人數不少,選擇有志于出海者賜宴,十分恰當。
于是嬴政答允了王綰的提議。反正一頓宴飲也沒多少錢,自己只是略微坐一坐,勉勵這些豪強幾句罷了,又不耽誤什么。
王綰接到陛下的決定之后,頓時興高采烈,立刻命人把周貴叫來了。
王綰對周貴說道:“陛下明日要賜宴了。賜宴關東豪強。有志于出海者,才可以入宮。今日就有宦官走訪豪強,擬定名單了。”
“如何判斷一個豪強是不是有志于出海?最簡單的,莫過于看他有沒有指北針了。故而,你立刻抓住這個機會,去關東豪強家中兜售指北針。”
周貴應了一聲,背著一大堆指北針,急匆匆地到了那些豪強家中。
…………
入夜之后,周貴回來了。
王綰緊張的問道:“如何?賣出去多少個?”
周貴苦著臉說道:“一個都沒有賣出去。”
王綰差點瘋了:“莫非這些關東豪強,如此膽大妄為,沒有人想要見陛下嗎?”
周貴說道:“想要見陛下者,倒是不少。但是那些豪強說,他們已經買過指北針了。是商君別院賣的第二批,不帶獎牌,只有指針,售價五十錢。”
“這些豪強還說,這第二批指北針雖然便宜,但是也不妨礙出海。省下來一百多萬錢,不如多造兩艘船。也算是向陛下盡忠了。”
王綰一聽這話,差點吐血。
他總算明白,昨天寫奏折的時候,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對勁了。
“槐谷子,你為何處處與老夫做對。”王綰使勁跺了跺腳,恨聲長嘆。
“阿嚏。”李水打了個噴嚏,然后開始擦鼻涕:“這感冒,真的很鬧心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