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認為百姓們會走。這些愚鈍的百姓,在自己的政令下,井井有條的耕田,井井有條的織布,不用動什么腦子,就可以按部就班的生活,誰舍得走?
更何況,百姓向來安土重遷,如今背井離鄉的走了,到了異地他鄉,如何過活?
因此胡亥很自信,就算有些刁民想走,但是人數也不會太多。
這個馮刃疾如此狂妄,居然說有一成的百姓都想走。這簡直是胡扯,他知道上郡有多少人嗎?知道一成是多少人嗎?
而馮刃疾心里也有點后悔,早知道的話,就說是數百人,數千人了。
怎么一激動……說出來個一成呢?
詔令貼出去之后,嬴政冷冷的對馮刃疾說道:“十二個時辰后,朕來取你的頭顱。”
隨后,嬴政一甩袖子要走。
結果他還沒走遠,就有小宦官躡手躡腳的來了。
那小宦官戰戰兢兢的說道:“陛下……外面,外面出事了。”
嬴政愣了一下,問道:“何事?”
小宦官說道:“城中百姓,爭相出城。在城門處擠作一團,互相踩踏,已經死了一人,傷了數十人。”
嬴政懷疑自己聽錯了:“你說什么?”
小宦官說道:“已經死了一人,傷了數十人。”
胡亥更是揪住小宦官的衣服,咬著牙說道:“你方才說,百姓爭相出城?”
小宦官點了點頭:“是……百姓爭相出城。”
胡亥又問:“出去多少人了?”
小宦官戰戰兢兢的說道:“不……不是太多。”
他自然也聽到馮刃疾的話了,因此含含糊糊的,想要幫胡亥掩飾一下。
然而,逃亡的百姓竟然在城門處踩踏而死,這已經說明問題了。就算最后逃亡的沒有三成,那也足以讓胡亥灰頭土臉了。
這時候,嬴政回過頭來,看了馮刃疾一眼。
一時間,嬴政還做不到對馮刃疾和顏悅色,但是他的行動已經說明了一切。
嬴政指著馮刃疾,吩咐身邊的小宦官:“給他酒肉,帶他去梳洗。”
小宦官應了一聲,連忙把馮刃疾帶下去了。
馮刃疾感覺自己像是在做夢一樣:這……這是撿了一條命嗎?
在經過李水身邊的時候,馮刃疾十分感激的看著李水。
他心中暗暗感慨:“多虧了謫仙,我才能化險為夷啊。”
當馮刃疾洗澡的時候,他開始思考:謫仙具體是怎么幫我的來著?
他想了很久也沒想出來,謫仙好像也沒有提出什么具體的辦法來啊?只是鼓勵自己再冒死進諫一次。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仙術?捉摸不定,難以預測?
時間不長,馮刃疾已經洗漱好了。這時候,報信的小宦官絡繹不絕。
整個上郡有多少人逃亡暫時不知道,因為消息的傳遞也需要時間。
而膚施城,早已經超過三成人離開了。
逃亡的人,不僅有貧苦人,甚至包括有錢的富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