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夸贊了伏堯兩句。
而伏堯謙虛的說道:“兒臣能有今日的成就,離不開兩個人的幫助。他們便是巨夫和王老實。”
巨夫和王老實都不是正經的官員,雖然他們在北地郡制定了一項項政策,影響了千家萬戶。但是嚴格的說來,他們都只是伏堯的隨從罷了。
嬴政看了看在場的朝臣,問到:“此二人何在?”
伏堯對嬴政說道:“這兩個人都是白身,沒有官職,這樣的宴飲,他們是沒有資格參加的。因此,他們留在外面了。”
嬴政說道:“去遣人請他們來。”
伏堯應了一聲,去派人了。
不少朝臣在心中都嘆了口氣:羨慕啊,這兩個人,眼看著就要被委以重任了。
時間不長,巨夫和王老實兩個人到了。
嬴政重重的褒獎了他們兩句,然后請他們坐下了。
至于賞賜,嬴政沒有提。
但是了解嬴政脾氣的人都明白,這不是不賞賜了,而是要重重的獎賞。所以沒有在這種場合隨口說出來罷了。
從這兩個人進來的那一刻開始,淳于越的目光就沒有離開他們。
淳于越心里恨吶,這個王老實,原本就是一個商賈。
伏堯公子在北地郡大行商賈之道,肯定就是這家伙出的餿主意。這樣的人,一旦受到重用,肯定會禍亂天下。
至于巨夫,淳于越感覺自己受到了巨夫的欺騙。
明明拿了大量的金銀珠寶,明明答應了自己,要把北地郡搞亂,結果呢?這家伙言而無信啊。太可氣了。
接下來,嬴政又隨口問了伏堯幾句北地郡的情況。
伏堯都一一作答了。
將近一年的時間,北地郡的戶口增加了三分之一。
這三分之一,除了本地百姓繁衍之外,大多數是從隴西、上郡兩地逃過來的。
自從扶蘇主政隴西郡以來,就不斷的有人逃到北地郡。
起初的時候,伏堯打算把這些人給送回去。
但是這些人表示,扶蘇公子不禁止百姓遷徙。
于是……伏堯就把這些人留下了。
自從北地郡大行商賈之道以來,商業貿易和手工業蓬勃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手,這些外來的壯勞力,正好填補這個空缺。
除了隴西郡之外,還有不少上郡的人逃過來。
胡亥治理上郡期間,嚴禁百姓逃跑,凡是有逃跑的,一旦被抓,必死無疑。
但是即使這樣,依然有百姓甘冒奇險,逃離上郡,進入北地郡。
起初的時候,伏堯也打算把這些人送回去的。
但是轉念一想,這些人回去之后必死無疑,這不是間接的殺人了嗎?
于是,伏堯把這些人也留下了,讓他們在北地郡做工。
后來皇帝在胡亥那里親自下令,百姓可以自由離開。那一日,北地郡涌進來了大量逃難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