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凡飲茶者,飲得越多,妙處越多。可以彬彬有禮,心思淡然。吐氣如蘭,身心愉悅。”
這一番話,可算是說道淳于越心坎里面去了。
淳于越就不善飲酒,而李信就極為喜歡飲酒。
當初淳于越迎娶李姬的時候,李信這小子就一連敬了自己幾十杯。
接過那天晚上喝得大醉,吐的十分狼狽,最后什么都沒有干成。
現在想起來,淳于越還恨的牙根癢癢。
久而久之,淳于越就討厭嗜酒如命的人,尤其討厭李信。
現在聽了石田和齊樂的話之后,淳于越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可不就是那么回事嗎?茶可是好東西啊,入口清香,適合自己。
而且和石田說的一樣,自己飲茶之后,覺得神采奕奕,心境都平和了很多,似乎真的有養氣的功效。
淳于越捋了捋胡須,微笑著問道:“這茶,為何可以養氣?槐谷子可說過嗎?”
石田信誓旦旦的說道:“這是謫仙和伏堯公子研究出來的。據說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的性子存在。有的性酸,有的性甜,有的性辣,有的性苦。”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憂、喜、怒、驚……”
“總之,世上的五谷雜糧,各種食物,吃下去之后,潛移默化之中,會影響人的情緒。”
“而茶這種東西,就能幫助人修身養性,處事淡然,寵辱不驚。飲得久了,可以身懷磅礴大氣,因此任由世事翻騰,我自巋然不動。”
這番話,迅速的征服了淳于越。
其實,李水總結出來的這些觀點,什么食物影響情緒,什么酸甜苦辣,喜憂怒懼……是引用了黃帝內經中的觀點。
這本醫之始祖,公認為成熟于西漢。
不過,這樣的書,不可能是某個人拍腦袋想出來的。
定然是流傳了很久,然后由某個人進行總結刪減,最后成書的。
所以,在秦代應該已經有了這樣的觀點。
李水猜對了。
淳于越聽得連連點頭,命人給這兩個人松綁了。
石田和齊樂見淳于越信以為真,都松了口氣。
按照他們的水平,他們會立刻向淳于越兜售藥茶。
但是來的時候,李水已經嚴禁他們這樣做了,勒令他們解釋完了之后,立刻就走。
這兩個人依依不舍的向淳于越告辭,然后向外面走。
這可是一單大生意啊,就這樣白白泡湯了?
兩個人都有點不甘心。
結果他們走到門口的時候,淳于越把他們叫住了:“你們不賣茶?”
石田和齊樂欣喜若狂。
不過,他們兩個拼命的沉住氣,說道:“今日只是來向博士賠罪,以及解釋誤會的,不是為賣茶而來。”
淳于越聽了這話,越發肯定茶能養氣是真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