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以為,應當將主要精力,放在匈奴國上面,至于這個孔雀國,畢竟沒有結下深仇大恨,先放一放吧。”
扶蘇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蒙恬又有些為難的說道:“然而,陛下的政令說的明明白白,讓我們出擊孔雀國,我們卻又不能抗命。”
扶蘇說道:“我這便給父皇寫一封信。”
蒙恬搖了搖頭:“不可,此信不能由公子來寫。”
扶蘇皺了皺眉頭:“怎么?”
蒙恬說道:“公子乃是長子,本來這太子之位,便應該是公子的。然而,陛下卻將公子放到軍中歷練。顯然比下對公子是有所不滿的。”
“若公子對陛下的政令總是反對,陛下會怎么想?定然覺得,若將來公子繼位之后,會改弦易張。”
“因此,末將以為,公子即便不同意陛下的想法,哪怕假裝也要裝下去。大不了將來繼位之后,再改過來也就是了。”
扶蘇嘆了口氣:“我師父也這樣勸過我。”
蒙恬微微一笑:“所以,這信由我來寫比較好。公子最好置身事外。”
扶蘇有些不忍心讓蒙恬承擔這個責任,但是轉念一想,這似乎確實是最好的辦法了。于是他微微點了點頭。
當天晚上,蒙恬很委婉的將西域的局勢寫在了信中,然后交給信使,讓他帶回了咸陽。
這一來一回,已經十來天過去了。
與此同時,匈奴國和孔雀國的來往,也更加密切了。
沙提烈和冒頓向孔雀國派出去了使者,商討著一塊夾擊大秦的事宜。
兩方在共同的敵人下,相談甚歡,他們甚至約好了,如何滅掉大秦之后,如何平分天下。
使者拿到孔雀王的回信之后,美滋滋的向匈奴國趕去。
只可惜,他離開孔雀國沒多久,就被蒙恬派出去的探子給抓了。
匈奴國的使者被押送到了蒙恬的軍帳之中。很快,他身上的書信被搜出來了。
蒙恬找了一個懂得梵文的人翻譯了一下,然后大驚失色。
因為書信中的內容,全是在講怎么攻滅大秦的。
孔雀王說,他有雄兵百萬。
匈奴國說,他有良將千員。
孔雀王說,他有錢糧無數。
匈奴國說,他有長矛利劍……
這兩方人馬其實都有點吹牛的成分,好在接下來的合作中占到上風。
但是蒙恬怎么也沒想到,這兩個國家的君王全都不靠譜,一個賽著一個的大嘴巴。
更可怕的是,根據蒙恬調查來的情報,孔雀國還真的有雄兵百萬。
當然了,這百萬雄兵的戰斗力究竟行不行,蒙恬就不知道了,畢竟沒有親自打過。
他緊急和扶蘇商議了一番,決定把匈奴國的使者送到咸陽,當陛下裁決。
因為事情太多重大,扶蘇決定,親自押送匈奴國使者回去。
其實,扶蘇回咸陽,也是淳于越謀劃了很久的事。
他早就發現了,扶蘇離開都城的時間越長,就和陛下的關系越疏遠,將來得到太子之位的可能性越小。
因此他經常給扶蘇寫信,讓他抓住時機,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回到咸陽的話,不要猶豫,立刻回來。
扶蘇覺得,這個匈奴國使者,應該算是個很好的機會了。
于是他帶著使者,快馬加鞭回到了咸陽城。
嬴政倒沒有責備扶蘇自作主張回來,反而對他的行為大加贊賞。
他覺得,這個兒子終于有主見了。知道發生了大事之后,先回來稟報,而不是死死地守著規矩,把事情拖得無法收拾。
等嬴政看過了書信之后,立刻告訴身邊的小宦官:“去告訴群臣,立刻入宮議事。”
這是要召開朝議了。
按照慣例,朝議每十日舉行一次。
防采集自動加載失敗,點擊模式,請安裝最新版瀏覽器!aonclickdividdiv
我在秦朝當神棍9/htl/book/60917/il&amp;lt;/p&am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