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扭頭看向伏堯,很納悶的說:“害怕為什么會害怕”
伏堯嘆了口氣:“堯舜禹,這是古代賢人。古今帝王要治國,莫不遵從遵從三代的教訓。但是現在他們的經驗似乎不適用了。”
“我做了太子,將來要做天子。可是我怎么治國呢大秦真的能傳之萬代嗎從古至今,有不滅之國嗎”
李水拍了拍伏堯的肩膀:“你能想到這些,已經算是一個明君了。”
伏堯干笑了一聲:“做明君這么容易嗎”
李水說道:“你以為呢”
“其實國家滅亡,無外乎幾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氣候。”
伏堯納悶的看著李水:“氣候”
李水嗯了一聲:“這氣候,分成寒期與暖期。暖期之時,草木繁殖,百姓豐衣足食,很容易便可以成為一個盛世。”
“但是寒期之時,氣候寒冷,糧食減產,百姓食不果腹。沒有吃穿,便想著要起來造反。很多朝代,就是這樣滅亡了。”
伏堯哦了一聲,說道:“不過,我們似乎不用擔心寒期了吧”
李水笑了笑:“不錯,如今有了化肥,有了新的耕作方法。商君別院又在嘗試新的高產物種,從此與后,百姓們不會缺糧了。”
李水接著說道:“不過氣候,只是朝代滅亡的原因之一罷了。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土地兼并。”
伏堯疑惑的看著李水。
李水說道:“土地私有,意思就是可以進行買賣。如果遇到災年,窮人紛紛破產,而富人因為手中有錢,卻可以多撐一段時間。”
“這時候窮人就會迫不得已,賣掉手中的田地。而富人就會趁機購買農田。等到年景好了。窮人依然是窮人,富人就更加富裕了。”
“因此,窮人最怕的就是災年,而富人最喜歡的就是災年。每當鬧災的時候,富人就可以趁機兼并土地。讓自己的實力壯大一分。”
“而有些人,在朝中身居高位,家中還有無數的田產。那些失去農田的窮人,會成為他的附庸,為他耕種。甚至為了逃避賦役,掛名到他家中。”
“若朝廷強勢,天子圣明。倒也無妨。若天子昏庸,這些人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家中的仆役附庸過萬,瞬間就能成為獨立的國中之國。”
“他們會發展成累世的王公貴族。一旦天下有變,便會各地稱王。中央朝廷,便會成為擺設。甚至天子都有可能要依附他們。”
伏堯大驚:“那不是重蹈東周覆轍了嗎”
李水點了點頭:“不錯,正是這樣。”
伏堯又問:“那應當如何解決呢”
李水說道:“很簡單,土地公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土地,必須是屬于朝廷的。百姓們只有耕種之權,沒有買賣之權。”
“土地不可以轉讓,不可以繼承。每三十年,根據家中人口多寡,重新分一次地。如此一來,土地兼并的問題就不存在了。那些豪門貴族,想要兼并土地,也就不可能了。”
伏堯點了點頭。
李水接著說道:“除此之外,還有權臣擅權,與外重內輕兩個弊端。”
“朝臣擅權,會把持朝政,架空天子。而外重內輕,則地方上的權柄過大,不聽中央號令。”
“這些事,需要設計一些制度。但是最核心的一點其實很簡單,就是要掌握軍權。”
“天下兵卒,必須要聽命于天子。只要手中有了兵馬,無論是朝臣還是地方官,又能如何呢”
伏堯使勁點了點頭。
李水看著城外熙熙攘攘做生意的人群,幽幽的說:“至于將來,還有可能出現經濟危機,但是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現在還不用著急。”di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