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撓了撓頭,說道:“這也不是欺騙,這其實是帝王之道。”
“昔日大秦兼并六國,難道就沒有用什么計謀嗎?”
“陛下總不是要做迂腐可笑的宋襄公吧?”
最后一句話,打動了嬴政。
他沉思良久,淡淡的說道:“這帝王,朕當的真是有些疲乏了。”
“謫仙啊,你的長生藥,何時能研制出來?”
李水恭恭敬敬的說道:“快了,快了。”
嬴政坐在椅子上,無奈的搖了搖頭:“你這一句快了,讓朕等了數年了。”
李水說道:“如今進展頗大,再過數年,應當可以了。”
嬴政說道:“罷了,朕就再給你五年時間。”
李水心說:“五年時間……罷了,五年很長,誰知道會發生什么事呢?”
他對嬴政說道:“陛下,那以儒代法的事……”
嬴政說道:“你為何鐘情于儒家?”
“難道是因為淳于越?”
李水老老實實的回答說:“有這方面的原因,但并非全部。”
“儒家,其實是最合適的學說了。”
“儒家提倡仁政。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大到治國之上,講究君君臣臣。小到修身之上,講究三省吾身。”
“如果能提倡開來,天下的讀書人,人人皆為正直君子。”
“對大秦的安定,頗為有益。”
“如果儒家的外表之下,再輔以法家,大秦可延續萬代。”
嬴政點了點頭,說道:“好,那就照此辦理。”
“朕一旦推廣儒學,便會做做樣子,做出一副體恤百官的仁君模樣來。”
“到那時候,天下人該當交口稱贊了。”
李水說道:“自然,自然。”
嬴政又說道:“然而,朕行仁政。百官豈非會覺得朕軟弱可欺?”
李水躬身說道:“這其中的尺度,就要靠陛下來掌控了。”
“些許小事,可以行仁政。”
“比如朝會交頭接耳,私下納小妾。無關痛癢,可以給與小恩小惠,減免刑罰。”
“然而,一旦涉及到大秦江山,就必須要用雷霆手段。”
“比如貪污,比如散布流言,比如結黨營私……”
嬴政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李水干笑了一聲,說道:“治國之道,在于剛柔并濟。”
“陛下應該一手拿著棒子,一手拿著甜棗。”
“最好是打一棒子,就給一個甜棗。”
“之前只顧著打人了,接下來,該當把甜棗補上了。”
嬴政哈哈大笑。
他看著李水,微笑著說道:“槐谷子,沒想到,你對治國竟然有如此見地。”
“怎么?你也曾琢磨過,做了帝王之后,如何治國嗎?”
這話問的就有點危險了。
或許嬴政只是隨口一說,但是李水可不敢隨口一答。
他微微一笑,神色從容地說道:“陛下,小臣是在治理商君別院的時候,總結出來的規律。”
“小臣私底下覺得,這應該也適合治國。于是斗膽向陛下推薦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