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右拳再動,挪至中線距心窩一拳處停止,化拳為掌、似護手但又略向左側傾斜,中指和無名指虛搭在左臂肘關節前方。
左肘突然下沉,右掌握拳向前擊出,與此同時左掌虛握向后撤回,一拳結束后右拳呈沖拳姿態,左拳停在了胸前距心窩一拳處。
繼而右肘下沉、左拳擊出、右拳回撤,如此反復。
老秦對武術學習已經頗有心得了,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先仔細觀察、后上手要比著急忙慌的開練更有效率。
他把虛擬人拽到身前,前后左右無死角的反復查看,發現哪個位置的動作沒看清楚就不斷重復,自己手里跟著亂比劃,直到心里大概有數了再換個角度和位置繼續琢磨。
等凌亂的印象逐漸在心底整理成形,他突然覺得從動作原理上看,連環日字沖拳很像是發動機的活塞運動,手臂就是活塞連桿,手肘就是活塞銷,在曲軸的作用下帶動連桿往復運動。
這時再去回想子魚設計的連環樁,才發現它的核心部件其實也是這一套,只是用人力代替了汽油燃燒產生的化學能而已。
由于大部分動作都學過,他對連環日字沖拳的掌握超快。
左手直至攤手都是日字沖拳的基礎動作,而他的日字沖拳已經入門、只等明在現實中做最后的熟悉。
右手更簡單,右沖拳的起手式直接斜伸手掌就校
真正需要學習的僅僅是沉肘和雙拳交替的配合,他按發動機的活塞運動模式,對照著虛擬人反復試了幾次之后,系統提示響起,認定他的動作達到了入門標準。
這就像考試,上課注意聽講、放學認真復習,考試的時候不僅開卷,還能隨時請老師再講一遍,難度再大又能大到哪去
眼見夢境即將結束,秦戰開啟了生物電模擬。
已經學習過的發力略過不提。他發現右手雖然只有兩根手指虛搭在左臂肘前,但一股引而不發的力量卻自右側背部開始醞釀。
左肘下沉與右拳前出看似同時進行,事實上卻并非如此
沉肘產生了兩個效果,一是帶動臂和手掌下沉,讓出右拳出擊的路線;二是利用沉肘對左肩的作用力,以脊柱為軸傳遞給右肩。
傳遞的力量不大,卻如同撞針鑿在底火上,將蓄勢待發的力量徹底引爆。
而右拳擊出時肩臂發力,又反向帶動左肩,使肘部回撤動作加快。
一句話,出拳越快,回撤就越快。
收拳閉目,他在腦海中反復對比日字沖拳與連環沖拳的動作和發力。
日字沖拳穩,打一拳就是一拳;
連環沖拳疾,未出拳、先撤肘,前拳始終在為后拳做準備。
日字沖拳肩不動、背不搖,一側發力;
連環沖拳以脊柱為軸、以肩為梁,雖然幅度微,就像弓弦撒放后回彈的那么一丁點余力,但卻借此在不擰腰的情況下,將脊柱另一側的部分力量與本次主導攻擊的力量疊加。
越打越快,越打疊加的力量就越大。
這,就是連環日字沖拳。,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