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靶并不是詠春拳獨有,拳擊練習也有固定于墻面的靶子,但這種靶只是緩沖程度比較高的海綿或硅膠,并不適合練習寸勁兒
他們比賽時要帶拳擊手套以保護手腕和指關節,拳鋒位置幾公分厚的緩沖層限制了寸勁兒的發揮。
按現代搏擊理論,新手想練習拳面硬度的話,需要在打沙袋之前先練習一段時間的拳面撐,也就是用拳面代替手掌做俯臥撐,等手腕有足夠的支撐力之后再去打沙袋,否則極容易造成手腕挫傷。
沙袋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老秦按系統的推薦買了三種。
最適合新手使用的是硅膠不倒翁,它的底座是球形,裝著水或者細沙,受力時會向反方向倒下再彈起,能有效的減輕反作用力對手腕的負擔,還能鍛煉對移動目標的精準打擊;同時硅膠材質與人類的皮膚近似,能避免拳面蹭破皮。
適應了不倒翁之后再換硅膠立式沙袋,二者在底座上有區別,立式沙袋的底座是吸盤,通過吸附力和水、沙子的重量保證沙袋不倒,用粗大的受力彈簧吸收拳擊的動能,反作用力要比不倒翁大,缺點是很難經受住大力擊打。
最后才能練習粗帆布外皮的懸掛式沙袋,此時練習者的手腕和拳頭已經基本適應了反作用力,沙袋內最初放豆子,然后是高粱、鋸末,最后一層層的減少鋸末、增加沙子,直到整個沙袋內只裝沙子。
堆成山包的沙子和裝在沙袋里不停沉積的沙子是不一樣的,純沙袋子的底部硬度比木頭硬的多,磚頭都未必砸的動。
“老公,我也設計了一個靶子呢,你做出來試試”
姐姐上次的作品得到了老秦的超五星好評,這激發了她的創作樂趣,他練功時她就在一旁對著空氣寫寫畫畫,此時顯然又有新作品了。
“好噠”這貨惡意賣萌。
不過等他湊過去已經是一個時以后了,老秦在執行計劃上絕對是一等一的執著,畢竟人活于世,雜事多的是,如果非得將雜事都處理完才能干正事兒的話,黃瓜菜都涼了。
比如健身,多少人幾千大洋辦的健身卡,辦的時候信誓旦旦、不瘦二十斤不回來云云,兩周不到便扔犄角旮旯里落灰,原因很復雜,比如今晚要加班啊、明晚有聚餐啊、后得陪女朋友看電影啊、大后該打掃衛生啊
理由千千萬,到底,還是下意識的認為健身可有可無,才會不管大事情都主動犧牲健身時間。不信換子魚當健身教練試試就算上下刀子,下半身動物們都能排除萬難,其他雜事更不叫事。
訓練間歇,老秦邊擦汗補充水分,邊聽妹紙講述她的設計。
有鑒于某人“子魚愛心設計秦戰獨有連環沖拳無敵樁”的命名水準,這次姐姐提前起好了名字竹木埃
竹木靶是千層紙靶的升級,外型像老式的顯像管電視機,只不過這臺“電視機”的顯示屏是用竹片和木板編織而成的,略大于手掌,頂部用折頁固定在顯示屏外框上。
當受到擊打時,竹木片會向上彈起,再被粗牛皮或帆布制成的后蓋彈回。
等到竹木板無法承受習練者的寸勁兒、來不及彈起便破碎時,再更換一塊中間填充橡膠的兩層竹木板,如果拳勁能透過橡膠夾層破碎另一側的竹木板,那他的寸勁兒恐怕拳擊手套都擋不住。
“我看行,正好這附近還沒逛過,一會兒找地方買材時候看看有沒有賣原材料的,要是沒有就網購。”
其實這東西不急,他千層紙都沒打破呢。
只是情深義重無以為報,老秦摟過妹紙先“吧唧”一口略表心意,琢磨著等晚上再以身相許、情債肉償什么的,不料腰間劇痛,被捏住軟肉轉了一百八十度。
華夏武術對初學者是極不友好的,難度高、進度緩、見效慢,但有了一定基礎后,習練的進度會大大增加。
秦戰新學的招式只有側掌、正掌兩式,又在夢境中開掛練習了大半夜,現實中一時的練習已經足夠他將大腦皮層中的記憶轉換為肌肉記憶,再想更進一步,就只能靠水磨工夫慢慢磨練。
從他在模擬對抗中潑皮打架一般的表現來看,一萬次的練習還遠遠不夠,等他能在大腦不清醒的情況下仍舊本能的用出這些招式時,才算功夫練到家。
但僅僅將招式練成本能還不夠,所有學習搏擊的人,共同的目的只有一個,便是戰勝對手,如果拳頭沒人家腦袋硬,拿什么打
所以休息過后,他決定打墻埃
得益于懸空設計和自身較輕的重量,打墻靶時可以正常發力,不必像打沙袋一樣需要收著力量、逐漸適應,缺點是墻靶不會移動,需要輔以其他器械,比如用七八根繩子吊著無規則晃動的沙袋,邊躲避邊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