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是圓的這是廢話,沾了水的球又圓又滑,人還要不停旋轉,出拳稍有歪斜,皮球就會在水缸里游蕩打轉,再轉過身早已不在原來的位置。
旋轉出拳,練的是轉馬。
看到皮球的瞬間出手,練的是反應。
將球打入水中并且位置不變,練的是眼力、準確、以及距離感,動作不能變形,著力點必須精準,腳步需要根據球的位置隨時調整。
等老秦練到在一炷香的時間約三十分鐘里拳拳到位時,再往缸里添水,每一瓢,直到水滿為止,那時對他而言,目標移動或者靜止再無分別。
只是時代在變化,科技在進步。
師父剛講完,徒弟就提出可以用透明的防水膜制成大號熱水袋,里面裝上各種顏色、比重與水相同的球,掛在墻上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畢竟水缸總不能比人高,拳頭只能向下打,水袋就沒這限制。
老秦甚至琢磨著等羅羅完成首個產品之后,再設計一個跟反應力測試儀類似的產品出來,不過靶子要換成球狀,最好能顯示出擊打的力量。
如果能將陪練的機械臂與之結合,那就更完美了。
不過水缸只有唐人街有售,滿足要求的塑料大桶也沒買到,防水膜需要定制,設想中的產品更是沒影,于是這廝靈機一動,想到了自動發球機。
兩百只乒乓球很快吐完,計數器顯示重復回收的數量只有十六個,千代手腳麻利的幫忙回收,阿曼達又一次后知后覺并暗自懊惱。
“老板,您想用這臺機器練習拳法”黑問道。
“這破玩意兒距離我設想的差遠了。”話一出口,這廝楞了一下,緊接著腰間劇痛,姐姐的冷哼隨后傳來,這才記起買乒乓球臺是子魚的建議。
只是也了,掐也掐了,總不能停口,于是他繼續作死“自動發球機只能練習眼力、反應、步法、以及準確,剩下的都是缺點。”
黑撓了撓頭,心這還不夠
“它的最頻率是每分鐘25只乒乓球,最大頻率80,工程師調整后能達到120,也就是每秒兩只,速度每秒三米到三十米,落點可以調整為隨機。”
“你可以用它練習拳擊,攻擊、閃避、格擋都校適應了它的速度之后,還可以將噴口上調,這樣乒乓球就會直接對準你。”
“但它不能矯正你的動作,也不能增加你的拳力,速度越快,越容易動作走形。拳擊對動作的要求不算高,詠春拳唉,高到沒邊兒了。”
拉卡沒學過詠春,老秦了他也無法理解。
拳擊手比賽時的動作可謂千奇百怪,只要拳手自己得勁兒,而且不違反拳擊比賽的規則,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腦袋湊過去被人ko是活該。
詠春拳卻是完全不同的體系,樁馬一散,渾然一體的勁道就會隨之消失,僅憑上身有限的肌肉,打擊效果還不如拳擊。
所以他必須在「形」、「力」正確的情況下磨煉「技」,沒有任何對照,也來不及看鏡子,能依靠的只有千錘百煉的身體記憶。
然而這并不是終點。
繃著紗布的李老三即將通過水缸砸皮球的考驗,迎接他的將是光滑如鏡的地磚或者干脆在澆水的玻璃上砸皮球,以進一步練習樁馬隨身的功夫。
水之后是油,油之后是高低不平的木樁,木樁之后還有放倒的木柱子,柱子上還是油直到站在沾了油的皮球上、砸水缸里的皮球,樁馬隨身才算練到家。
老秦距離這步,差了何止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