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閉眼,釣竿、釣線似乎成為身體的延伸,每次掙扎都像在與敵人交手,順、帶、牽、引、收、放,聽勁兒發力信手拈來。
魚畢竟是動物,比不得人的花樣。
過了三分多鐘,魚線移動的速度開始變緩,釣魚佬當即提醒“小心了,大家伙容易成精,它是在騙你,最激烈的馬上就到。”
話音未落,浮漂猛的下沉
老秦手中傳來一股大力,若非一直扎著二字鉗陽馬,人都要被拽到水里,他打起精神、以鶴爪式握緊釣竿,注意力高度集中。
奶奶的,剛說它是動物就差點兒被耍,老子不要面子的嘛
水中獵物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在最后關頭拼命的掙扎翻滾、上浮下潛,在場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生怕魚線魚竿忽然斷掉。
“快了快了長勁兒、放長勁兒”
梁掌門雙手攥拳、兩眼放光,那模樣就跟華夏足球踢進世界杯總決賽、眼看就要進球的球迷一般,絲毫看不出這是堂堂一派掌門。
“走你”
老秦使了個巧勁兒,趁獵物一時力竭、向上巡游的機會雙臂一挑,隨著“嘩”的一聲,三人齊齊驚嘆,竟是一道一米多長的黑影
鰻鱺
俗名白鱔、青鱔、鰻魚、白鰻,細長,頭如尖錐、吻短而鈍,軀干呈圓柱形,尾部側扁,成年后體長13到15米、重達5公斤。
這不重要,華夏人眼里食物不分大小形狀、只看好不好吃,而鰻魚恰是味道鮮美的那種,單是老秦學過的做法就足有二十二種。
清蒸、紅燒、醬燒、醬烤,緋聞壽司、鰻魚豆腐蒸、鰻魚壽司、魚籽拌飯等等,不怕寄生蟲的話還可以片成薄片蘸芥末吃魚生。
扯遠了。
回到當下,老梁吩咐在先,那廝不敢怠慢,魚一出水便逐漸縮減力道,先重后輕、最后反向收力,總算讓戰利品輕輕落在地上。
“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啊”
釣魚佬大叫著起身便追,馬札倒了都顧不上,老秦卻不敢再將師父的寶貝魚竿扔掉,只能一邊收線一邊慢慢前行,心里美的冒泡。
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歡釣魚,原來收獲的感覺這么爽難怪魚越大釣魚佬就越開心,其實令人開心的并不是魚,而是滿滿的成就感。
俺也要當釣魚佬
鰻鱺原本已經被他溜的沒了力氣,但上岸后因為缺氧又開始奮力掙扎,如蛇般的身軀不停扭動、拍打翻滾,很快便沾上一身泥土。
“快來”
老梁招呼徒弟,小梁不用人叫就湊到近前,但誰都不急著抓,反而蹲在那看的津津有味,老秦心中一動,輕手輕腳的擱下釣竿。
有說道
從聽到“釣魚能練功悟道”時起他就心有所感,總覺得師父那句“看明白沒”似有深意,畢竟釣魚佬不會盯著戰利品看個沒完。
巴掌大的小魚如此,一米多長的大魚還是如此,若非鯪魚被他摔的瞬間斃命,相信梁家父子也會湊到近前仔細觀察,看什么呢
想到這,那廝看的愈發仔細。
鰻鱺還在掙扎,雖然力量變得微弱,但扭曲蜿蜒的魚身仍舊一刻不停,卷起的肢體、滿是泥土的魚皮、張翕的嘴巴似乎都在宣告
這是生命最后的爆發
“師父,我、我想把它放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