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默默點頭。
田字的中心點就像圓心,與任何一處距離均等,不過他沒想到問路手還能起到天線的作用,之前一直拿這招當測量尺使喚來著。
師父講的深入顯出,有理論、有依據、有例證,一針見血指出缺點的同時又沒抓住不放、大肆批判,令人自然而然的心生信服。
“我聽興兒說過你的經歷。”
梁掌門繼續“拳擊化繁為簡,攻擊角度和力道變化有限,所以你才會養成預設反應的習慣,而且這樣練對實戰也確實有幫助。
但基礎之所以是基礎,就是因為它不預設對象,反之,面對任何對手也不會出現短板,所以練功時才要凝神靜氣,最忌執念。
時間不早,你倆對練吧。”
梁掌門揮了揮手,三套拳法足以體現出基礎深淺,對練則是考察招式應用和反應速度,當師父的先得心中有數才好因材施教。
“師兄師弟,請指教。”
倆小的像模像樣的見禮,小師兄懨懨欲睡的看著那廝,在車上他就惦記著揍人,結果老爹一直拖到現在,心氣兒都被拖沒了。
禮畢,站馬,搭手。
雖說同門較藝留力不留手,但兩人初次對練,而且梁掌門也需要觀察徒弟的功底,因此場面并不激烈,就是一板一眼的對招。
“行了,換黏手。”
梁掌門暗自點頭,徒弟招式扎實、應對準確,顯然沒少下苦功,黏手只是走個過場,聽勁兒什么的下午釣魚那會兒已經見過。
他想的簡單,可練著練著,場上兩人卻有幾分較勁的意思。
黏手最考驗修為。
表面上揉來按去、好像是搶著付賬一般,其實內里暗流涌動,畢竟被勾住的魚一定是有多大力氣使多大力氣,不會拿虛招騙人。
梁興跟他爹想的差不多,所以練了兩下便想使個虛勁兒、騙過師弟后結束這場,不料被老秦察覺反制,一時不慎差點兒丟面子。
這還了得
小師兄瞬間來了精神,殊不知在野怪的印象中走過場什么的根本就不存在
在梁興眼中黏手就是黏手,找到發力破綻、手放腦袋上就算完活,問題是教老秦黏手的家伙叫李老三,三哥是點到為止的人嘛
有破綻當然要打啊,不打能長記性更何況那廝嘴賤,三哥在威尼斯海灘那段日子沒少被他氣的磨牙,借機出氣那是理所當然。
三分鐘后,梁掌門眉頭蹙起。
搭手沒多久他就看出不對,不過年輕人爭強好勝很正常,贏要贏的干脆利落、輸要輸的心服口服,剛好讓徒弟見見師兄的本事。
可現在看來,居然是旗鼓相當
黏手以聽為主,除非差距過大,否則外人很難看出虛實,梁興此時分外憋悶,理論上他已經贏了不止一次,但卻始終無法見功。
或者說,見全功。
在梁興眼里,輸掉一招就意味著整場結束,但老秦是三哥教出來的,三哥的理念是先分生死、再定輸贏,走的是兩敗俱傷的路子。
那廝是一晚上死八次的主兒,兩敗俱傷、以傷換命什么的誰能比他更有經驗所以梁興能以小傷換大傷,但絕對別想毫發無傷。
可越是如此,梁興就越想全勝。
他五歲習武,今年二十四,學了整整二十年最正宗的詠春。師弟呢記名弟子,李師父幾乎沒怎么教導,習武到現在不過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