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攬雀尾自帶的破綻,左腿微弓、右腿前伸,進攻時只需左蹬右抓便能轉換重心,但防守時近乎筆直的右腿卻不便發力。
說時遲,那時快
眼見腳掌已經觸及膝蓋,老秦心中一緊,不等擰腰收力,道長的右腿居然主動前迎,與他的腳掌幾近貼合后又忽然一收
老秦踉蹌,這感覺就像下臺階時石板變成了棉花,不僅重心不穩,大腦一時間也有一種判斷失誤、來不及重新計算的茫然。
道長微微頷首,溫聲道“緣主,放手施為便是。”
老秦點了點頭。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他那一腳雖然在最后關頭緊急收力,沒能打出蹬勁兒的脆、短、疾,但道長妙到毫厘的應對足以證明,障眼法無影腳這種小把戲根本瞞不過對方,他就算不收力也不可能傷到誰。
那就全力以赴吧
老秦深吸一口氣,壓下橫亙在胸口的那股有力使不出的煩悶,再道一聲得罪,隨后足底猛的一踏,抬手便是連環日字沖拳
亂拳打死老師傅
然而道長只是身形起伏,右臂隨重心轉換畫了個弧,就像一團旋轉的毛線球碰到紙條,輕輕松松便將他的雙臂圈在一處。
老秦曲臂進馬,想要化拳為肘、以肘尖攻擊道長側肋,不想道長早有準備,右臂畫弧的同時左掌已經在他大臂末端等候。
隨后道長擰腰轉體,雙腿屈伸變換,如同毛線球在弧形空間里打了個滾兒,右臂帶肩靠上老秦肩膀,同時腳下輕輕一別。
“蹬蹬蹬”
傳遞到身上的力道明明不大,可老秦卻始終找不回重心,不得不邊轉邊退。
他咬著牙,目光兇惡,心頭火起,輸給宗師不丟臉,但那種一拳打進棉花堆,身不由己被人操控的無力感著實讓人心煩
“緣主,稍安勿躁。”
道長在話語中暗含節奏,幾個字便將他紛亂的情緒安撫理順,老秦長出一口氣,抱拳致歉“晚輩失禮了,請前輩恕罪。”
“無妨。”道長輕舒衣袖,負手道“比武切磋最忌心浮氣躁,緣主眼下拳意已亂,不如先與貧道烹茶小坐,休息片刻。”
“謹遵教誨。”
凈手賞具,燙杯溫壺,取茶入器,洗茶,沖泡,去沫,封壺,分杯,回壺,分壺,奉茶,整整十一道工序,老秦做的一絲不茍。
“緣主好心性。”
道長眼中滿是贊賞,她知道這并非顯擺茶藝,而是借固定的規程和儀式平復心緒,就像她在心緒不寧時也會打坐念經一樣。
“前輩過獎。”老秦愧不敢當,如果坐在對面的不是宗師,他都懷疑對方是不是諷刺自己,心性好心性好還能輕易動怒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道長念了兩句,見學渣一臉迷糊,莞爾道“這是道德經第十五章,說的是得道之人的微妙玄通和學道者的養性之法。
靜之以分清濁,動之以生安穩,茶藝動靜兼備,可謂養性良方,緣主能及時制怒,又以茶藝消解煩躁,已然深得其中三昧。”
不愧是宗師,拍馬屁都拍的高端大氣上檔次
老秦撓了撓頭,道兩句慚愧,然后便眼巴巴的等待指點,不料道長沒講剛才那場切磋,反而主動給他倒了一杯茶,溫聲道
“茶屬木,生于土而成于火,炒之以金石,浸之以滾水,與五行相生之理截然相反,但飲之卻能滌煩除塵,緣主可知為何”
什么之知吱的
學渣趕緊搖頭,他上輩子認識的算命老道就是個騙子,糊弄普通人還行,遇到道長這樣的大行家,別說回答,想聽懂都難。
“因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