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羅場,第四輪。
一弓在手,秦戰戰力大增。
“咻”
羽箭飛馳,正面沖向秦戰的盾兵連忙縮身格擋,不料剛被盾牌遮住視線,第二聲弦鳴又起。
“呃”
十米開外,背對秦戰的刀手發出悶哼,而后便被對手一劍封喉。
盾手一怔,隨即大怒
因為他在地上看到了一支沒有箭簇的箭,很顯然,他被騙了,秦戰根本就沒想射他,只是借此延緩他的腳步。
“咻”
就在他分神的瞬間,第三支箭矢劃破空氣,他連忙舉盾,可惜已經晚了,箭矢擦著盾牌下緣扎進了他的大腿。
盾手委頓于地。
秦戰笑笑,又從箭囊中取出三支,一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住,另兩支用拳輪也就是小拇指一側握緊。
他沒對盾手補射,而是張弓搭箭,虛瞄正與戰友廝殺的兩位敵人。
而斬殺一人的戰友則順勢補位,直奔艱難起身、單腿蹦著沖向秦戰的盾手。
“咻”
第四箭射出,兩位敵人皆是動作一僵,其中一位當即被對手尋到破綻,腹部血光一閃,露出冒著熱氣的腸子。
但實際上箭矢并未射向其中任何一位,而是兜兜轉轉,又飛向了背對秦戰、苦苦支撐的盾手。
這就是遠程支援的可怕之處
在小規模的冷兵器戰場上,弓手的作用并不在于殺了多少人,而在于所有敵人都要分心,時刻提防不知何時射出、也不知是否射向自己的冷箭。
冷兵器搏殺,生死只在剎那,若是一方全力以赴、一方三心二意,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勝負已分。
秦戰放下短弓,松開左臂上的綁帶,讓血液流通。這樣做會流失血液,但卻能避免長時間缺血導致肌肉壞死。
俄頃,綁帶扎緊。
這時腸子外露的那位已經掛了,戰友們正在合力圍攻最后一位,一人擋,兩人攻,沒幾下便將之捅成了噴泉。
秦戰看的津津有味。
他被圍攻過不止一次,可不管是于蓓她哥、還是津門十三太保,又或者是法蒂娜的四位保鏢,都談不上配合。
今晚不同。
上一場,弓手和兩位盾手的配合便險些將他秒殺,這一場,三位戰友的擋、拆又輕易擊殺了困獸猶斗的敵人。
這讓他意識到,為什么道長會說陣、甲、盾、弩是古代朝廷鎮壓武者的國之重器。
殺到現在,除了弓手的陷阱出乎預料外,其他的對手實力都很一般,若是一對一,不出三個照面就會被擊殺。
可他們配合起來,卻能發揮出11遠大于2的效果,區區三人就能將他逼進險境,四個、五個、甚至更多呢
所以秦戰要觀察,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只有知悉別人是怎么配合的,才能思考如何破解。
轉眼間,最后一位也掛了。
戰友們來到秦戰身前,站成一列,重重捶胸,似在感謝他的支援和配合。
秦戰起身捶胸,鄭重回禮。
雖然他自認要不是腳底受創、行動不便,外加左臂使不上力,他自己就能放風箏單刷四人副本,但這里是戰場。
戰場上沒有如果
戰友們身形淡去,秦戰看了眼倒計時,默默將尸體上的箭矢一一拔出,再撿起地上那支沒有箭簇的無頭箭。
沒辦法,這次的四位都是刀盾手,沒有弓手,他的箭得不到補充,只能在間歇時回收,并在下一場湊合用。
老實說,箭矢質量很差。
在定制鎳鈦合金弓時店員曾介紹過,最好的箭是碳鋁箭,其次是鋁箭,再次是容易爆的玻璃鋼箭和碳素箭。
木箭和竹箭是最差的那種,因為材質密度不均,導致重心不一致、影響精度,而且天氣潮濕時還容易變形。
可還是那句話,這里是戰場
有條件要打,沒條件也要打
秦戰只能盡量放緩身形,邊休息邊舔包,看能不能摸出個98k啥的。
可惜天不從人愿,舔了一圈,只發現了一支第二場留下的弩矢,以及遍地都是的彎刀和盾牌。
他想了想,干脆將尸體的衣服撕成布條,再將布條穿過盾牌握把,最后將幾面盾牌背在身后。
盾是臂盾,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