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周維漢在新二團各連駐地視察完之后,回到團部,直奔黃亮的修械所。
新二團到達陳家峪之后,周維漢當即讓黃亮帶著手下的工人成立修械所。
修械所現在有三部分人組成,周維漢新找到的工人,旅部修械所的工人,還有原新二團臨時修械所的戰士充當學徒。
修械所內,眾人干的熱火朝天。
黃亮正跟著兩個上了歲數的工人交談“程師傅、趙師傅,你們要有耐心,誰也不是一教就會,咱都是從學徒過來的,這修槍是個技術活,急不得。”
“黃所長,你說的這事俺知道,就因為這是個技術活,容不得粗心大意,從咱們修械所出去的槍要是在戰場上出了毛病,那還了得。”程師傅嚴肅的說道。
黃亮看見周維漢過來了“行了,你們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了,把你們各自組的學徒帶好,都去忙吧”
“團長,你來了。”黃亮說道。
“嗯,情況怎么樣”周維漢問道。
“現在目前正在進行槍械修理,三百多支步槍已經重新組裝三分之一,剩下的都是需要修理的,目前已經分了兩個組,一組負責拆卸、分類、組裝,一組是鍛工、鉗工負責鍛造、打磨一些小零件。
好在從太塬來的工人帶來了兩臺虎鉗、一個手動砂輪機和一些其他的工具。”黃亮匯報道。
“效率很高嘛,這方面我是外行,有什么困難,你盡管提,我全力保障你們。”
“現在只能進行簡單的零件的鍛造,槍管是不可能的了,當然如果能弄到一臺手搖鉆就好了,還有砂輪需要更換,這個需要盡快找到替換的。”黃亮想了想說道。
“你們專心工作,東西我會盡快找到的。”周維漢說道。
對于槍械來說,最主要的零部件要屬于槍管,而槍管內的膛線可以說是槍械的靈魂。
現在的槍管都是將原材料用車削的方式打磨成一根細棒,然后再用鉆頭鉆出一個小孔,再用擴口器放入槍管中。然后用機器反復捶打,用冷鍛加工的方式,將槍管加工到所需要的長度。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起,中國曾經有三大著名的黑槍制造品牌,青海化隆造,貴州松桃造和廣西合浦造。
這些地方的人就憑借著一些極為簡陋的設備和材料就能造出槍來。
化隆曾經是馬步芳兵工廠所在地,化隆槍販子手藝的確好,只需要鋼鋸,銼子,手搖鉆,臺鉗等極為簡陋的工具就能造出帶膛線的手槍。
槍造出來了還需要子彈,要知道造子彈比造槍困難,槍是完全機械的,用簡單工具就能手工制作。
可是子彈如果手工制作就太麻煩了,做一顆意義不大,大量生單純產靠手工難以完成。彈頭需要鑄造,蛋殼需要沖壓,發射藥和底火還不一樣。
國民黨的兵工廠里有“老銅殼所”,八路軍的兵工廠更是需要戰場上回收來的彈殼才能造子彈。
八路軍的造槍歷史還要從紅軍時期說起。
紅軍時期的“獨一撅”,當年紅軍為了克服缺槍的問題而制造的土制手槍,因為打一發要撅開換子彈,所以取名為“獨一撅”。
這東西工藝簡單,用鑄模可以鑄造,據說有的槍管是用厚鐵皮直接卷出來的,關鍵是這種槍不挑子彈,步槍彈也能直接用,所以很適合敵后游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的游擊隊缺少武器,就大量制造了“獨一撅”作為武器。
特此聲明,這波小知識純屬三水瞎編亂造,不要好奇,不要,出了事三水概不負責。
周維漢出了修械所,當即找來李大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