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順著艙門鉆進去,董江喊道“支隊長”
“怎么了”周維漢回頭問道。
“沒事”
“老周”趙剛喊道。
看著趙剛那雙充滿了希望的眼神,周維漢哪能不明白怎么回事啊,無事就是想試試,但是作為政委,當著這么多戰士的面又有些不合適。
“老趙啊,你也想開坦克”
“我是想告訴你注意安全一定要注意安全啊”趙剛咬牙切齒的說道。
“老趙啊,你先看會,我先過過癮”周維漢二話不說鉆了進去。
一進車廂,才發現里邊還坐著一個上了歲數老鬼子。
這個老鬼子非常有禮貌,上來就給周維漢不停的鞠躬。
一番交流之后,才知道這人叫田端大一郎。
此人原先也是在日軍的第四戰車團服役,年前參加了諾門坎戰役,年后不知道怎么來到了邯單地界,成為了104旅團戰車部隊的一名維修兵。
周維漢坐著的這個事日軍的九五式輕型坦克,在此之前,日軍有一款九四式超輕型坦克,也就是豆丁戰車,在此之后,還研發了一款九七式中型坦克,說是中型坦克,其實與美蘇的坦克相比,只能算輕戰車。
后世網上一直都說日軍的坦克小,但那是跟蘇制t34或美制謝爾曼相比,才有的大小之差。
車身長度為43米,寬度為207米,高度為228米,戰斗全重為74噸,車身自重為67噸,車組成員為叁人制,分為車長,炮手和機槍手。
周維漢身高將近一米八,在車廂里活動完全不費勁。
主武器安裝一門98式37毫米火炮,輔助武器是2挺彷捷克造的97式77毫米重機槍,帶15倍的瞄準鏡,其中的1挺為前機槍,另1挺為炮塔后機槍,共攜彈3000發。前機槍由機槍手操縱,炮塔后機槍由車長操縱。
裝甲防護為612毫米,涉水深度1米,越壕寬為2米。
動力系統搭載一臺直列6缸風冷柴油發動機,越野速度為每小時26公里,正常公路行進速度為每小時48公里。
周維漢坐在駕駛位上,駕駛座前邊是瞭望孔,就是一條窄窄的細縫,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潛望鏡。
“長官,這是操縱桿,控制兩側的輪子,然后帶動履帶使坦克進行前后,轉彎等動作”田端大一郎仔細的介紹道。
經過一番詳細的介紹,周維漢有了一點了解。
周維漢兩手在褲子上摩擦了一下,然后雙手合在一起,反復摩擦,頗有一股前世在駕校學車的感覺。
周維漢將兩根操縱桿往前推到第一檔位。
坦克明顯動了一下,隨后開始向前移動。
周圍的戰士看著坦克在周維漢的操作下動了,發起了歡呼聲。
豈料好景不長,坦克的左側履帶明顯壓倒了什么東西,導致周維漢身子一歪,將左側的操縱桿碰到了第二檔位。
坦克開始向右轉彎,周邊的戰士眼睜睜的看著坦克朝著中央大街一側的房屋撞去。
好在田端大一郎反應夠快,但是坦克也被埋在了磚石瓦塊之下。
周維漢漢開坦克之前,就將四周的人員驅散,這才沒造成人員傷亡。
“老周”趙剛嚇得臉都白了。
“還愣著干什么,快救人啊”
“對對,快救人”董江大喊道。
突擊隊的戰士沖了上去,七手八腳的將埋在坦克艙門上的磚石瓦塊清理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