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寺內勇提及的購買鐵軌之事,周維漢不好一人決定,于是讓和尚將趙剛與邢志國找來。
簡單將事情陳述了一遍,在場的幾人都吃了一驚,沒想到寺內勇能有這種想法。
“怎么想的,說說吧”周維漢率先說道。
“這拆下來的鋼軌本就是打算運到黃崖洞兵工廠去造槍、造炮的,如果能直接換來武器裝備,那肯定是好事,可是”趙剛欲言又止,隱含的意思大家都明白。
日軍成功奪占我國的大部分鐵路網后,立即采取各種措施以保障其能夠成為鞏固軍事占領和擴大經濟侵略的工具。
依靠鐵路線作戰是日軍最常見的戰術,大陸交通線戰役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為的就是破壞日軍的鐵路線,打破囚籠政策。
如此一來既能降低日軍機動性,迫使其“用雙腿與我軍賽跑”,還能在襲擾敵軍后勤補給線時繳獲物資。
八路軍與日軍在鐵路沿線的戰斗從來沒有停息過。
至戰爭后期,日軍對鐵路的控制力度持續下降。
由于守備力量空虛,不僅那種數千人規模的抗日武裝可以自如地活動日軍的鐵路網之中,就八路軍的高級干部也只帶著十幾個護送人員就能穿越多條鐵路封鎖線奔赴延州。
“咱們雖然與寺內勇有著合作的關系,但是一直以來,交易對象是寺內勇,受益的也是他本人,日軍內部有寺內勇這種貪污腐敗之人,損公肥私,這是咱們巴不得的好事,但是這交易鐵軌的買賣要是做成了,不成資敵了嗎咱們把鐵軌的目的之一不就是給日軍造成麻煩,拖延其掃蕩的時間嘛”邢志國說道。
“這叫什么資敵能換裝備多好的事,以前我想都不敢想,你們想一想,小鬼子是提前修復了邯單周邊的鐵路,可是頂什么用啊,別處被破壞的鐵路不需要修復時間嗎,怎么也得整體貫通之后,才能調動兵力,運輸物資吧,日軍修復鐵路的時間成本是降低了,可是咱們也不虧啊,多來點子彈比什么都強”被周維漢特意留下的李云山說道。
“干了,邯單城被咱們破壞成那樣,我估摸著日軍少說得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恢復原樣,否則日軍必然不敢大動干戈,有這時間,夠咱們消化戰利品,恢復戰斗力了”周維漢一拍桌子說道。
“干”
“干”
“干怎么著都不虧”
四人意見達成一致。
李云山此時干咳幾聲,見眾人目光看向他,語氣突然變得難以琢磨“有件事我得挑明了,戰場上的爭鋒好應付,可是這件事就怕日后有人找后賬”
“找后賬”
趙剛一時沒反應過來,不過周維漢倒是明白了李云山的意思。
“咱們內部的情況你們也了解,有些事不是正確與否的問題,就憑咱們這幾個小身板子,日后出了問題,可拿捏不住”
“這件事是瞞不住的,在內部肯定會記錄在桉,日后出了事,得有人保咱們”李云山一指上邊,意思很明確。
“說的對,這事得小心,有些人是壞的”邢志國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神一下了嚴肅起來。
李云山與邢志國到底是多年的老革命,經歷的斗爭要比周維漢、趙剛兩人豐富的多,想的也要比兩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