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9月4日。
八路軍總部。
從各地匯聚而來的八路軍中層干部多達200余人,其來源囊括了北邊的晉察冀軍區、晉綏軍區、冀南軍區、山東根據地、江南的新四軍根據地等幾個八路軍主要根據地。
這些干部大部分都是團級干部,團長,政委、副團長、副政委、參謀長以及一些軍區、軍分區分管后勤、生產、宣傳的干部等。
原本老總的本意是只在晉冀魯豫軍區內部小范圍的組織一場參觀學習,現在來了這么多干部,倒不是老總特意組織人手來周維漢的獨立支隊參觀學習,而是另有原因。
總部的一個大院內。
一群人席地而坐,副總參謀長站在前方正在講著什么。
“同志們,你們其中有軍事干部,政工干部,有分管后勤的大管家,有拿著筆桿子與敵人戰斗的,你們都是咱們八路軍的精英,都在領導崗位上,有的同志手底下少說也指揮著上千名戰士”
“有黃埔這種正規軍校畢業的軍官生,有留洋回來,喝過洋墨水的高材生,也有在井岡山時期的老紅軍,但是國軍、日軍,甚至一些地方的雜牌武裝叫咱們八路軍是土八路,說咱們都是泥腿子”
“別人說什么那是他們的事,但是咱們八路軍向來注重學習,邊戰斗邊學習是我們的優良傳統,這次總部把你們從各地喊過來,甚至讓你們從一線的脫離出來,就是為了給大家一次系統的學習機會,希望你們不要有心里負擔與情緒”
“下面,你們自我介紹一下”副總參謀長揮了揮手說道。
話音剛落,一名身材魁梧,濃眉大眼的漢子站了出來,先是敬了個軍禮,隨即大聲說道“同志們好,我叫郭勝利,來自膠東軍區,山縱第五旅二團團長”
“李維忠,八路軍第五縱隊為第一支隊一大隊政委”
“趙文華,豫皖蘇根據地,新四軍游擊支隊一大隊大隊長”
“劉燁方,冀中一分區23團副團長”
“鄭大初,晉綏三分區軍需處副處長”
“劉天明,決死一縱隊22團團長”
副總參謀長面帶笑容,不厭其煩的聽著眾人介紹,一旁的幾個參謀不時的在本子上寫著什么。
“好,人員很多,記不住沒關系,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多熟悉”
“在進入抗大學習之前,明天總部首長會帶著大家一起去太南的獨立支隊參觀學習,有些同志可能聽說過獨立支隊的名頭,多的我就不說了,明天大家自己去看”
“隨后何校長會派人來接你們去抗大總校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學習”
“對了,老總還托我給大家帶句話,凡進入抗大學習的,務必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學期末各科考核不及格者,不予畢業什么時候通過考試了,再回根據地”
副總參謀長話音剛落,人群中的大部分人面露難色,一個個的都是大老粗,雖然在部隊里也經過短暫的學習,但要是真說起在抗大學習
八路軍在敵后開辟了若干根據地,但由于日軍的封鎖,各根據地聯系不方便。
總部下轄若干個大軍區,大軍區下轄若干個一級軍區,一級軍區下轄軍分區。
看似組織機構嚴密,實則除了與總部在一起的晉冀魯豫軍區之外,其他幾個大軍區一般都是獨立作戰,最下邊的軍分區也是被日軍分的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