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隊沿著城內屋頂迅速推進,城內的日軍也是個懂行的,在街道兩側布置了不少火力點,如若我軍沿著街道推進,那后果不堪設想。”
“結果日軍計劃泡湯,突擊隊與殘存日軍陷入激戰,攻城中也有失誤,其一作為主力的一團沒有及時分出一部分戰士支援突擊隊導致雙方交戰陷入僵持,其二突擊隊隨有較多的沖鋒槍,可日軍多持長槍,且槍法刁鉆,突擊隊由于射程較短,吃了大虧。”
周維漢說到這,頓了一下,眼睛看向下方眾人。
“周支隊長,我問一下,邯單城內日偽軍多少人,而你部在戰斗中傷亡多少”
“城內有日軍四百余人,偽軍警備隊六百余人,我方犧牲將近六百余人”
“戰損比達到了1:2,這仗打的實在是痛快”
此時一名團長出言道“周支隊長,恕我直言,你方在倚靠炮火優勢炸塌城墻時,這場仗就已經迎了,可是對于我們其他部隊來說,這是一場沒有辦法模彷的戰斗”
周維漢聽后莞爾一笑,隨即說道“不錯,以咱們八路軍的實力短時間的確沒有辦法對日軍占據的大城市發起攻勢,但是一般的小縣城總是可以的吧”
“除了利用火炮,還有一點可以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就是土工作業與連續爆破相結合”
“城市攻堅一直是最殘酷的作戰樣式。防御一方通常都構筑堅固的工事和各類遲滯對手行動的障礙、進行合理的兵力部署和完備的火力配系,由于對地形熟悉和準備時間充分,防御一方甚至會反復試驗,最大限度消除各類武器的射擊死角。而進攻一方則不得不在毫無掩護的情況下,一邊掃清障礙,一邊進行敵火下運動,步步為營,逐次推進,這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過土工作業,步步推進靠近城墻,敵軍火力的作用會減弱大半,隨后在城墻處組織連續爆破。有足夠的數量的炸藥,那效果恐怕比單方面炮擊要強太多,不過此方法耗時耗力,同志們對于此法的應用要慎重使用。”
“還有在城市作戰中,防御工事不會因為一點的突破而崩潰,當城防某處被火力突破后,防御一方的通常做法是迅速組織兩側火力予以封鎖,而后運用預備隊重新封閉突破口。因此對于進攻一方來說,實現真正的戰術突破,必須在把握時機、投入兵力和保持連續突擊等3個方面做到恰到好處。”
“第一,在時機的把握上,必須利用火力突破造成的煙塵、震懾和敵軍忙亂等效果迅速突入,一旦等敵軍反應過來就已錯失良機。”
“第二,一次盡可能多投入兵力,以保證首次強大的突擊力。如果組在前沿打開突破后習,成建制逐次投入后續梯隊,這就成了添油戰術了,很可能會給攻城部隊帶來過巨大傷亡。要像散大戲一樣,使部隊盡量多地進入城內,這樣敵人的反擊部隊就難以把我軍的突擊部隊反擊出來,使我攻城突擊部隊不但能牢牢控制突破口,而且還有能力向縱深發展,迅速形成真正的突破”
對于這一點周維漢仔細叮囑,詳細的講解了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