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敲定之后,首長們在閻王山上吃完午飯,就有了返回的打算。
沿著山路往下走的途中,老總幾人走在前面,周維漢被鄧叫著走在后面。
鄧點了一根煙,深吸了一口,隨即說道“周維漢,有些事情呢,我覺得有必要跟你單獨談談,武義、武安是獨立支隊起家的地方,在這兩個縣,獨立支隊根基深厚,地方政府可以說是沾了獨立支隊的光,才能站穩腳跟。”
“現在是打仗的時候,工作重心在軍隊,但是條件所限,各項制度不健全,對于軍隊與地方政府的關系上,雙方權利接壤的地方,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上,你心里要有個準,你明白嗎”
周維漢聽后心里一沉,鄧所說的話,他心里大概明白了。
“首長,是專區政府有人向上級反應了工作中一些不合理之處嘛”周維漢問道。
“你不要多想,王英是個好同志,你兩一直搭檔的很好,不要被一些不該有事情影響到正常工作,放心,只要有我在,不會有事的”鄧政委繞有深意的說道。
鄧上述所說是基于此時復雜的背景及關系,軍隊與地方關系錯綜復雜,即使是雙方內部也各自有著盤根錯雜的關系。
當然,獨立支隊是個特殊的個例,由于從新二團到獨立支隊的過渡,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周維漢一手拉起的隊伍,周維漢的話語權得到了明顯的彰顯,內部關系相對當一。
上級一直在嘗試厘定軍隊與地方的關系。
直到1941年2月,中委頒布軍政委員會條例,規定在軍、師、旅、團及縱隊、支隊、軍區、分區等級成立軍政委員會,作為各級的集體領導機關。
軍政委員會由司令員、政委、政治部主任、參謀長等組成,竹席一般由政委擔任。
軍政委員會為執行上級指示,決定該部大政方針,布置工作及檢討工作的領導機構。
舉凡關系本部的軍、政、、后勤等一切工作,均可討論決定,并擁有批準干部升遷與調動之權,其決定交由各部門執行。
軍政委員會實際上起著委集體領導的作用,但這并不削弱部隊首長個人負責制。
此后,八路軍團、支隊及分區以上部隊中普遍建立健全了軍政委員會,成為本級部隊中的最高領導機構。
不僅擴大了軍隊中組織的集體領導范圍,而且嘗試著厘定軍隊與地方之間的關系。
伴隨著八路軍以及敵后抗日根據地各種力量的發展壯大,軍政委員會制度逐漸地固化為抗戰時期掌控軍隊的基本制度。
軍政委員會作為在八路軍各部隊中的最高領導機構,實際上起著委集體領導的作用。
八路軍實行單一首長負責制,部隊首長最主要是負責軍事工作,對軍事事宜具有靈活的決策權,因此軍政委員會的集體領導并不削弱首長個人負責制。
軍政委員會制度是的集體領導與首長個人負責相結合的一種領導體制,在抗日根據地建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八路軍每到一處,首先幫助地方建立和發展組織,抗日根據地逐步建立起以的領導為核心的委、軍隊、政府、民眾團體各自相對獨立的系統。
當地方組織在能力和威信各方面均能實際統一當地政軍民之領導時,以軍隊組織為主導的軍政委員會即行撤銷,一切領導權乃歸諸地方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