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周維漢是最閑的一個。
周維漢、王英兩人就這么大眼瞪小眼,沒多久王英竟然靠在椅子上睡著了。
周維漢見狀,也沒打擾,拿起筆來,琢磨起太南根據地的在經濟建設方面的規劃。
傍晚時分,趙剛自干部學校回來。
一進門,趙剛就看見王英蜷縮在椅子上,隨即說道“這是什么情況怎么還躺這睡了”
“估摸著是這段時間累的的,別動他,就讓他睡吧,吃飯的時候在喊他”周維漢小聲說道。
到了吃飯的時間,李云山也回來了,周維漢上前將王英搖醒“同志,同志,別睡了,該吃飯了”
王英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又伸了個懶腰,開口說道“我怎么睡著了”
“老王,看來你這段時間是太辛苦了,工作重要,但是身體可是革命的本錢,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趙剛笑著說道,卻忘了自己忙工作也是廢寢忘食。
“行了,不說了,吃飯,吃飯”王英一看飯菜已經擺在桌子上,熱情的拉著趙剛上桌。
趙剛則是被王英的表現弄得一愣,隨即看向了周維漢。
“先吃飯”
“老邢呢,等會他吧”王英說道。
“不用等,老邢在山下跟新兵們一塊吃”
四人落座,周維漢拿起一個饅頭遞給王英。
土改中繳獲了四千萬斤糧食,后來分給零零散散分給磁縣老百姓們將近三千萬斤糧食,剩余的一千多萬斤糧食都被當做了戰備糧,在根據地各處分批儲藏。
獨立支隊一下子腰桿子就硬了,三天兩頭的吃上了大米白面。
“從地主老財家繳獲的吧,在黎城、潞城兩縣獲得糧食,分給老百姓之后,大概還剩兩千四百萬斤糧食,省著點吃,夠一萬名戰士吃三年的”王英興奮的說道。
事實上,八路軍東渡黃河抗日以來,初期根據地穩固之后,八路軍戰士的日子過得并不難,吃飽不是問題,畢竟從根據地內部土改中獲得不少糧食,再加上每年從當地老百姓那里籌集的糧食,完全足夠供應。
只不過隨著八路軍的逐漸壯大,部隊人數擴張太快,再加上41年糧食減產,老百姓自己糧食都不夠吃,又怎么供應部隊。
在這種艱難的條件下,八路軍又分出糧食接收難民,救濟老百姓,這才有了后面的困境。
歷史上,老總曾在涉縣召開會議,當地的一些干部來了之后,餓的只能躺在炕上開會,由此可知當時的困難。
眾人吃著飯,王英突然撂下快子,沖著趙剛大倒苦水“老趙啊,有件事你得給評評理,你說說,之前周維漢答應好,從小鬼手里解救出來的同志們,要留一部分在太南,可是現在一股腦的去了冀南,這是上級的命令,咱不能說什么,這就算了,可是星火社的那些愛國青年怎么說潞城、黎城剛剛完成土改,正是建立基層政權的時候,缺人啊”
王英閉口不提太南干部學校的事情,只是言及專區政府缺少干部。
“行了,墨跡啥啊,少不了你們專區政府的”周維漢說道。
“老王,被解救的同志們雖然都回到了冀南,可是現在成立的干部學校有專門培養民政類干部,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畢業,這方面還得你多派幾個人過來當教員啊”趙剛耐心的解釋道。
“這我知道,教員也好說,可是能不能從星火社的愛國青年里先抽調一批人手出來,補充到地方,沒經驗不是事,邊干邊學,在實踐中學習,在地方工作跟在部隊不一樣”
原先專區政府自己發展的同志倒是不少,但是有文化的少,光靠掃盲班根本來不及。
眼見根據地又擴大了,正是急缺人手的時候,王英能不急嗎。
趙剛看了一眼周維漢,見到周維漢點了點頭,說道“那這樣吧,干部學校已經開學一段時間了,星火社的這些青年之前就對組織的政策有過了解,經過這段時間學習,思想上也有了清醒的認識,我先挑出來三十名各方面都不錯的學員,先補充到地方”
“老趙啊,我謝謝你”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