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著中央軍的名頭,再加上有太南根據地調撥的大批物資的支持,張浩等人已經在西部的林慮山區徹底站穩了腳跟。
對外打出來的稱號則是天平山游擊大隊,該部有人員600余人,都是一些上過戰場的國軍老兵,經過一段時間休養,戰斗力算是恢復過來了。
天平山游擊大隊在林慮山區突然崛起,除了本部的這些人員外,不少中小型抗日武裝過來投靠,天平山南麓的三聯寨是最先投靠的。
不過如今林慮山區的情況卻是有些不同,除了張浩這股外股實力進駐林縣之外,中央軍280團幾乎是先后腳到了了林南地區。
相比張浩這股中央軍的潰兵,280團明顯是正規軍的精銳,人員編制是軍委會承認的,林縣的這些抗日武裝更愿意向280團靠攏。
280團團長楊漢對此狀況當然愿意,不過提出來的條卻略顯苛刻,前來投靠280團的抗日武裝必須無條件接受中央軍的整編。
這個條件一出,林慮山區的大小抗日武裝頓時就炸了鍋,占山為王的日子過久了,怎么可能在接受280團整編的條件。
即使是投靠到天平山的抗日武裝,定下的條件也是張浩物資,戰時接受張浩統一指揮,但不能打散整編。
現在的林慮山以三股勢力為主,北部天平山以游擊大隊為首的大小七家抗日武裝,中部以29軍殘部郭懷武為首的大小十三家抗日武裝,對外則稱是抗日救國軍,南部則是中央軍的280團。
280團的整編收效甚微,抗日武裝不愿意投靠,散兵游勇又被張浩提前收攏。
十四日當天,張浩在次約談郭懷武就抗日之事進行協商,之前幾天,多次約談,郭懷武卻是一直避而不見,不想此次卻是同意了。
“大隊長,多帶幾名兄弟去吧,郭懷武雖然是個講義氣的,但難不保其麾下的其他人有異心,現在咱們游擊大隊的前路全系你一身,你要是有個萬一,剛剛聚起來的兄弟們可就又散了”原先的三聯寨寨主,現在游擊大隊四中隊中隊長方天信說道。
“是啊,兄弟們剛過幾天安生日子,大隊長你可不能有事”其余的幾人說道。
“我說,方老哥,你盼兄弟點好,還有你們幾個,他娘的,是過安心日子來了,還是打鬼子來了,我跟你們說,好日子要到頭了,各中隊抓緊訓練,一旦此次與郭懷武達成一致,接下來就要跟小鬼子動手,哪個中隊到時候要是拉了胯,可別怪我翻臉不認人”張浩這段時間,長期與各路山大王打交道,身上難免沾惹了草莽習氣。
話音剛落,其余幾人頓時連忙應道。
天平山游擊大隊共有六個中隊的人員編制,每個中隊在200人左右,大隊總人數達到1200人。
前三個中隊是張浩所屬的本部組成,武器裝備是最好的。
第四中隊是原三聯寨人馬組成,中隊長是方天信,五、六中隊是各抗日武裝混編而成。
對于大隊的現狀,張浩也是了解的,勉強靠物資將眾人員聯合在了一起,這種松散的聯合比起八路軍的組織機構差遠了。
但是眼下卻不是做人事變動的時候,張浩打算之后帶著手下的人跟小鬼子打幾場勝仗之后,讓手下各中隊人員歸心,火候差不多了,再讓上級派幾名政工干部過來。
龍鳳山,抗日救國軍的駐地。
大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