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
蔣某人通過其侍從室向第一戰區司令部下達了正式作戰指令,此命令罕見的沒有通過軍事委員會來傳達,奇怪的是第二戰區的長官部也沒有收到相關的命令。
他蔣某人自百團大戰之后,搖頭一變,變成了堅定的抗日派。
事實上,在1939年,蔣某人就先后籌劃發動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次全國性反攻。
其中冬季攻勢,規模最大;戰果也最為豐碩,八路軍為配合國軍正面戰場攻勢,也投入約20個團的兵力。
1939年12月12日,冬季攻勢全面打響。
但早在11月末,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就破譯了國軍方面的密碼,掌握了國軍攻勢的計劃與意圖,并通報各地日軍警戒。
幸慶的是日軍因之前國軍反攻的失利,故相當輕視,直到冬季攻勢全面發動前的12月10日,日軍許多高級將領竟然狂妄的說道“所謂抗戰第三期的總反攻,肯定是癡人說夢”,因而許多地區日軍未準備,防御也未加強。
在晉南的國軍主動出擊,先期戰果顯著,可是后續敗于內部斗爭。
八路軍此次作戰的部隊主要是周維漢所在的太南軍區,是以周維漢電令趙剛、周衛國帶著軍區機關前移,李云山繼續留守閻王山。
當晚,在潞東南的榆樹溝,副總參謀長召開作戰會議,并傳達了會議精神。
參會人員有太南軍區四人班子,下屬各團團長,以及總部參謀處的同志。
“此次作戰計劃被稱為第二次秋季攻勢,重點進攻對象就是長治地區,核心戰術還是老辦法,圍點打援,主力部隊圍攻長治,打援部隊占據周邊有利地形,伏擊潞城、黎城、屯留、長子之日軍,肅清長治周邊縣城的日軍”
“利用一個時間差,先行消滅日軍的小股援軍,而后集中力量阻擊現今盤踞在太行山腹地之可能增援的日軍”
“下面我宣布具體作戰命令,周維漢率領獨立支隊一團、二團、四團、騎兵團、炮兵營圍攻長治城”
“太行腹地之日軍如若增援長治,必定會通過橫跨涉縣,經邯長公路沿線進軍,屆時22團會在涉縣布置第一道防線,28團、新一團會同各縣地方武裝分別在黎城、潞城布置第二道、第三道防線,依據有利地形,節節抗擊日軍,為主力部隊爭取時間”副總參謀接連說道。
“太岳軍區目前有八個主力團,日軍之獨立第十混成旅團之日軍現今依舊被拖在臨屯公路,屆時772團、獨立團提前繞道后方,從后面對其進行夾擊,致使其無法分心,同時威逼屯留、長子”
“獨立支隊守備團會同涉縣基干團、武義、武安地方武裝阻擊日軍104旅團之援軍”副總參謀長一一下令道。
“那國軍的部隊是怎么布置的”趙剛問道。
“老蔣還是舍不得他手下的嫡系中央軍,目前參加攻勢的名單上只有中央軍的一個281團,另有歸屬冀察戰區,目前在太南地區的龐炳勛的四十軍,孫殿英的新五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