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22日。
經過昨日的協商,最后三人達成一致,四十軍與新五軍各出一個師協同二十七軍北上。
在具體的安排上,則是二十七軍四十五師、預八師以及軍部繼續從高平北上,另一路則是以二十七軍四十六師為先頭部隊,四十軍下屬第一百零六師以及新五軍暫編第五師緊隨其后。
范汗杰搞如此大的陣仗,倒不是想要與八路軍動手,八路軍各部正死咬著日軍不放,為中條山的國軍爭取時間,蔣某人雖然視八路軍為心腹大患,此時斷然不會如此不智。
而范汗杰作為蔣某人的心腹,當然會體察上意,此時接管長治城才是重中之重。
話分兩頭。
周維漢也是藝高人膽大,現如今的長治城一團一營及團部直屬隊在此駐扎,其余兩個營還在長治郊區配合地方上的同志搞副業。
炮兵營則是駐扎在城外的郊區,騎兵團依舊分布在長治南部分散警戒。
而二團以及龐大的運輸、俘虜隊伍都在平順境內與周衛國率領的警衛連以及平順地方武裝匯合。
指揮部內,周維漢先是接到了騎兵團的電報,而后位于長治機場的四團同樣發來電報。
兩個團散出去的偵察兵不約而同的遇見了正在行軍中國軍的部隊。
“看,長治南邊的戰斗一結束,范汗杰就忍不住了,估計老蔣那邊也催促的緊啊”周維漢忍不住吐槽道。
“這回沖著長治來的國軍隊伍可是不少啊,東西兩路齊頭并進,看樣子新五軍與四十軍也摻和進來了,范汗杰真是把咱們當回事了”邢志國笑著說道。
按理說國軍大軍壓境,即使不會輕啟戰端,周維漢這也會有不小的壓力。
不過此時周維漢卻是渾然沒有當回事,城內留下的都是機動人員,隨時都能撤離,留給范汗杰的只是一座“空城”罷了。
“荊大剛、趙文江那邊如何了”
“今天上午的時候,荊大剛發來電報,土地大約賣出32000畝,賣出去的全都是上等田,作價35塊銀元一畝,由于糧食不好攜帶,全部換成了現大洋,就這樣手里還積壓著大概將近一萬畝”邢志國匯報道。
“熟地能賣出這個價格不錯了,現在是戰亂年代,大量土地荒蕪,土地也不值錢啊”
“通知荊大剛他們,今天中午之前,不管賣出去多少田地,各處的人員務必到長治集合”
民國三十年,國民政府統計局出版了中國土地問題之統計分析一書,該書第六章第一節列舉了全國每一個省份的平均地價,全部折合成大洋,貴省每畝地不到一塊錢,甘省每畝地不到十塊錢,豫省每畝地十三塊錢,兩廣和浙等地區的平均地價最高,也才五十塊大洋一畝。
由此可見,那個時代地價低廉已經成了普遍現象。
及至中午時分,一團人員已經全部在城內匯合,朱大山的騎兵團也趕到了長治。
“老邢,你帶著一團先撤,去長治機場與四團匯合,之后一起撤往平順”周維漢囑咐道。
“你不撤之前你可沒說你要留在這”邢志國吃了一驚。
“哎,交接長治城好歹是一件雙方約定的大事,總得有個人在場不是,騎兵團我留下,沒準比你們還先到平順呢”
“可是,你這”
“沒什么可是的,時間不等人,就這么辦了”周維漢不容拒絕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