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樣的生活有些壓抑,也不利于戰后戰士們情緒的恢復”周維漢語氣沉重的說道。
“老周,你說的這一點我也有感觸,你這一說我倒是覺得可以豐富一下戰士們的閑暇之時的生活”
“咱們太南這邊梆子戲不是很有名嗎,可以找一兩個班子過來,還有相聲、評書,豫劇都可以啊”趙剛建議道。
“這個還真可以,我記得當初在延州的時候,首長們嗨經常組織體育活動,籃球、排球都曾組織過,戰士們參加的積極性很高”一旁的邢志國回憶起了在延州的日子。
“那就這么定了,也可以讓宣傳科組建一個文工隊,靠別人不如靠自己,都是自己人,安全性也高,這事讓李云山去組織”周維漢最后拍板決定。
“最后再說一件事,打長治的時候,日本人在城內的開設的工廠,機械設備連同技術人員被咱們完成的搬到了平順”
“眼下已經在平順滯留了好幾天了,當務之急是恢復工廠的生產,多耽擱一天損失的是咱們八路軍的利益”
周維漢說完,看向了趙剛“老趙,這件事還得你負責,工廠的選址肯定得在后方的武義、武安兩縣,工廠選址與人員篩查同時進行”
“這件事好辦,我在知道了查抄了長治城內的工廠之后,就在派人在武義境內進行工廠選址的勘察”趙剛點頭應道。
“但是在工廠生產這方面我也不懂,你得將修械所所長黃亮抽調出來”
之前周維漢去總部的時候,提到過工廠的事,總部、師部的首長鑒于太南安穩的環境,當即就同意將各個工廠建在太南。
可是周維漢隨后又提起了需要上級支援幾名工廠的管理人員。
豈料,幾個首長齊齊搖頭,一句話沒人。
周維漢當時就犯了難,八路軍技術人員是有的,但是管理人員同樣欠缺,邊區的工廠實在是無法人員支援。
而日本人開設的工廠,技術人員有日本人也有中國人,可是管理人員無一例外全是日本人。
這一點就難辦了,雖然目前還沒有對人員進行甄別審查,可是周維漢不難猜測其中肯定有著大量的頑固分子。
就算其中有幾個愿意為八路軍辦事的日本人,先不說管理人員是否夠用,總不能開設的工廠到最后還是全權有日本人把控吧。
“讓黃亮去可以,總不能以后讓你趙政委一直釘在工廠吧,同時我建議從干部學校抽調一些學員,參與到工廠的管理之中,邊實踐邊學習”
“我覺地咱們也可以從淪陷區或者大后方引進一些人才,北邊的太塬、石門、乃至北平,南邊還在國軍把控之中的洛陽、鄭州,尤其是這洛陽、鄭州,這可是國軍在整個華北的前方基地。”
“我記得當初不少工廠都遷移到了這兩個地方,各方面的人才可少不了,讓敵工科的同志去國統區劃拉兩下,總能找到幾名咱們需要的人才吧”一旁的周衛國建議道。
“哎,衛國同志,你這個提議好啊”周維漢一拍腦門“我怎么沒想到呢,這就么辦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