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報國這個話劇原本只有第一話,趙剛與張沅蘭兩人之前商量的也是這個。
只不過周維漢被張沅蘭挑了一頓,耐不住寂寞,也不甘心被趙剛比下去。
于是以旁觀者的身份,提出來針對性的建議,之后就有了以國軍部隊自淞滬會戰之后,金陵保衛戰之前部分事跡改編而來的第二話。
為此,周維漢特意派人將周衛國這個當事人喊了回去。
話劇開場。
旁白自淞滬戰場撤下來的國軍八十七師一部,奉命撤往金陵的途中,途徑蘇州,帶隊的國軍營長碰見了眼前的一幕。
蘇州的父老鄉親們聚在部隊撤退的道路上,手中提著的籮筐里,裝滿了熱騰騰的食物,還有鄉親們親手縫制的衣物,中國鄉親們
目光殷切的看著在前線浴血奮戰的自家子弟。
商會會長國軍的弟兄們,挺起胸膛,把頭都抬起來。
不就是打了敗仗了嗎,不就是撤退了嗎,你們在淞滬戰場流的血,咱們中國的老百姓不會忘記。
我們只盼著你們不要辜負我們的期望,不要忘了軍人的職責。
一時的失利算不了什么,只要你們好好的打鬼子,只要全中國人民萬眾一心,鬼子遲早會被我們趕出中國去。
這些衣物是鄉親們的一點心意,只要你們好好的打鬼子,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原本士氣低落的國軍將士們,看著眼前夾道歡迎的鄉親們,一個個都提起了精神,提起了腰板。
鄉親們自發上前將手中的食物、衣物分發給在場的國軍將士。
此時后方,帶隊的國軍營長聞聲走上前來,語氣中滿是激動“爹”
商會會長一愣,自家孩兒參軍入伍,多日前就已經奔赴淞滬戰場抗擊日寇,原本以為自家孩兒已經為國捐軀,沒想到卻在家門口再次相遇。
帶隊營長爹,孩兒不孝,孩兒軍令在身,不能陪在您的身邊,請您老原諒。
只見商會會長面色康慨悲壯,眼里帶著絲絲淚光“兒啊,爹終于等到你了”
商會會長扶起跪在地上的兒子,沉聲說道“兒啊,你們在前線的英勇事跡為父都聽說了,國軍將士都是好樣的,沒給咱們中國人丟人”
帶隊營長“爹,孩兒一直謹遵父親教誨,時刻牢記著國仇家恨”
商會會長甚至欣慰的說道“這就好,這就好,也不枉為父教導你這么多年”
帶隊營長“爹,孩兒軍令在身,要即可率部趕往金陵受命,不能陪在您身邊,孩兒實在是”
商會會長聞言點了點頭,從口袋里掏出來一張手帕,上面是用鮮血抒寫著倭寇驅盡日,我兒還家時。
“為父在這等你這么多天,終于把你等到了,把這個交給你,我也沒什么遺憾了”
“孩兒謹記教誨,但是鬼子馬上就要進蘇州了,您是不是帶著家人找個地方躲一躲”
“兒啊,一定要記住,個人得失榮辱與國家利益相比,那是微不足道”
“走吧,記住,倭寇驅盡日,我兒還家時。”
商會會長狠下心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