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山下,新兵團的營地。
邢志國同樣在主持分配新兵的工作,新兵團是從俘虜的偽軍之中組建而成,共計三千人。
按照之前制定好的分配方桉,新兵團除了補充各團犧牲的人員之外,主要用于補充擔任后方守備任務的各團兵力。
依據周維漢的推斷,日軍在八路軍組織的百團大戰及以國軍為主的秋季攻勢之中接連失利,損失慘重。
晉南一帶盤踞著國軍主力,多達十余萬之眾,北部太行、太岳都聚集著大量的八路軍部隊。
雖然在華北西部,抗戰的局勢大好,日軍占領區治安糜爛,前線接連失地,但是日軍的整體實力依舊遠超國軍及八路軍,否則在華北早就開始大反攻。
日軍短時間之內肯定無法組織兵力發動大型戰役,最起碼在這個冬天,在晉省境內中日雙方不會發生大的戰役。
這也是八路軍總部敢于下達讓太南軍區部分主力挺進冀魯豫的原因。
而太南軍區部隊現今的分布狀況是,編入九十四師的三個團只能在長治前線按兵不動,李云龍新一團在之前的戰斗中傷亡慘重。
李大本事的五團雖然改編為主力團,但是人員編制經過李家溝之戰后,原先的1200余人只剩下900多人。
在一團調到冀魯豫,新編29團依舊在進行整訓的情況下,五團無法承擔武義、武安兩縣的守備任務。
說到底還是太南根據地的地盤相較而言太過龐大,地盤大了,守備任務就重。
就拿涉縣來說,涉縣基干團與當地日軍共存。
雖說僅僅負責半個縣的防守任務,可是1200人無法做到面面俱全。
涉縣基干團一部分主力作為機動兵力,另一部分兵力分散在各地,在地方武裝的協助下,盯著涉縣各個鄉鎮的日軍,而各村民兵落實到基層,各村實行聯防政策,以點帶面,形成一張大網。
這也是周維漢為何多次下令各團補充兵源禁止從地方武裝中抽調的原因。
“新一團補充兵源800人,獨立支隊第五團補充兵源1000人,獨立支隊第四團補充兵源300人,磁縣基干團補充兵源400人,279團補充兵源500人,念到名字的各團代表到我這里簽字,領人”邢志國向著各團的代表宣布了新兵團的分配方桉。
閻王山上。
眾人散去之后,周維漢與趙剛回到了指揮部。
“老趙,李云龍找你了嗎”周維漢問道。
“哼,李云龍一找我,我就知道你又把事推給我了”趙剛沒好氣的說道。
“那你怎么說的”
“我當時就說,老李同志,學習的事可不能半途而廢,學校的教員們都很看好你,昨天還跟我說,即使學校剩下你一個學生,也會用心教你”
“你也不要有思想包袱,磨刀不誤砍柴工,軍區不忘把你仍在干部學校不管,該你上的時候,一定要你上”
“這就完了李云龍沒繼續糾纏”周維漢聽后深感驚訝。
“嗯,人家老李說,趙政委說話,咱信得過,我聽你的”趙剛說完一攤手。
“行啊,還得是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