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維漢率領的西路縱隊在直南地區高歌勐進之時,八路軍中路縱隊、東路縱隊向著孫良誠部展開了攻勢。
朝城、觀城、范縣同樣是三角地帶,朝城居于北側突出位置,觀城、范縣則是分別處于西南、東南位置。
位于朝城一帶的是孫良誠部暫編第一師,該部大約有四千余眾,成軍時間最長,實力最為雄厚,同時也是八路軍優先攻擊的目標。
由于朝城被日軍占據,原本暫編第一師是分散駐扎的各個鄉鎮,與日軍和平共處。
可是孫良誠聽說有一支八路軍主力部隊進駐直南地區之后,下令手下部隊集結于日軍駐守的縣城近郊,以日軍為奧援。
當晚,在戰斗打響之前,武勤的三團秘密運動到暫編第一師所在的朝城縣城南部之西側位置,魯西軍區教導第三旅第八、九團位于東側,第七團則是在暫編第一師南側發起攻勢。
新三旅第七團則是攔截在朝城縣城日軍南下增援的必經之路上,同時擔負堵住暫編第一師逃亡縣城的任務。
新三旅第八、第九團分別布置在觀城的游擊第二縱隊、范縣的第十二縱隊北上增援的道路上。
八路軍中、東兩路縱隊的意圖非常明顯,趁著夜色日軍大部隊不敢從外圍鐵路線增援,集中優勢兵力,一舉吃掉孫良誠部的“精銳”暫編第一師。
戰斗一打響,身處觀城一帶的孫良誠就收到了暫編第一師請求增援的電報。
“長官,暫編第一師遭到八路軍的圍攻,八路軍人數眾多,形勢危如累卵,請求增援”副官上報道。
“什么八路軍膽子也太大了,居然敢主動對我方發起攻擊”孫良誠在得知發起攻勢的八路軍人數眾多,當即意識到暫編第一師恐怕是無法憑借自身力量突圍了,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快,馬上聯系朝城的日本人,請他們增援暫編第一師,同時讓觀城、范縣的日本人配合咱們兩個縱隊北上增援”孫良誠急忙說道。
一旁的冀察戰區游擊第二縱隊的趙云祥卻是說道“軍座,讓小鬼子跟著咱們部隊一塊行動,恐怕是不合適吧,下面的士兵到時候發現了,也會有意見”
孫良誠現在的職位是冀察戰區游擊總指揮以及國民政府委任的魯西行署主任,但是孫良誠的心腹,擔任過特務團團長,警衛團團長。
后來抗日同盟軍失敗,趙云祥回到豫省老家,后出任二十九軍軍官教導隊隊長,駐軍北苑。
抗戰爆發后,趙云祥率領殘部繼續在冀省舉起抗日大旗,先是歸冀省保安司令高樹勛統轄,孫良誠到了之后,又歸于孫良誠麾下。
是以,如今依舊稱孫良誠這個老長官為軍座。
“管不了那么多了,再耽誤一些時間,暫編第一師恐怕就沒了,快去集合部隊”
“是”對于老長官的命令,趙云祥心中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無奈應道。
之前頑軍武裝聯合日軍打壓八路軍部隊,礙于最后的顏面,也只是分路進行,并沒有統一行動,可是如今孫良誠卻是為了救下暫編第一師,撕破了最后的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