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原先其他主力部隊在的時候,伙食標準并沒有咱們現在這么高,是不是適當的削減一下口糧”張法明建議道。
“不行”周維漢第一時間拒絕。
“三斤的口糧看似不少,但是戰士們肚子里沒有油水,再加上平時的訓練量不少,不抗餓”
“不要擔心糧食不夠,等根據地穩固之后,到了產糧的時候不就有一批糧食了嘛,再說,你手上那些法幣、偽幣留著下崽啊,留在手里也是貶值,統統拿去賣買糧食”
實際上,太南軍區的部隊口糧定為三斤是有講究的。
部隊中,大肚漢有之,吃的少的也有,總體來看口糧是有結余的。
但是還有一大支出,八路軍與當地老百姓,軍民一家親這句話可不是一句空話,平日里不乏從戰士們的口糧里節省出來一部分支援當地生活困難的老百姓的。
“你是咱們部隊的大管家,我看你這段時間干的不錯,當軍需處長,比你更摳唆的同志我也見過,但是啊,別在自己同志身上摳摳索索的,你要想盡一切辦法去開源。”
“你好歹管著8000多人呢,有什么事盡管招呼他們,他們還敢不給你這個大管家面子”
“還有,能用的武器裝備盡快挑出來,分發給各團的新兵,這些事你去和幾個團長溝通,別什么事都來找我”周維漢大手一揮又當起了甩手掌柜的。
張法明一聽,面色一苦,心說這個家可不好當啊。
幾次戰斗下來,從魯西北、直南、魯西南等地共計俘虜頑軍士兵七千余人,這七千人還是先期經過甄別,剔除了罪大惡極、生活習氣不良之人在外的。
在八路軍優待俘虜的政策之下,即使八路軍干部的政工水平再出色,也不是每個俘虜都會心甘情愿服從命令,由俘虜到一名思想上合格的新兵需要一個長時間的轉化過程。
對此,每個團都有各自的辦法。
在內黃境內駐扎的一團,一共分到了三千名新兵,一團的政委李子文每天帶著各級政工干部投入到俘虜的改造之中,每天忙的飯都沒有時間吃,幾天下來卻沒有多大效果。
荊大剛是個急性子,直接出了個主意。
一團的防區之內。
荊大剛與李子文站在一個小山包上,不遠處一團戰士混編到俘虜之中,正圍著山腳進行著長行軍。
只見一團戰士各個身被武器彈藥,全部的行軍裝備都在身上,反觀俘虜則是只穿著一身衣服,兩手空空。
“政委,咱是個粗人,沒什么文化,可不代表拿這群慫人沒辦法”
“你們政工干部靠的是嘴皮子,可是光靠嘴皮子也不行,就我這一招,你看著吧,一個星期就能見效”荊大剛拿著望遠鏡看著山下的情形。
不少頑軍俘虜掉了隊,可是隨即就被身邊的一團戰士架了起來,想偷懶門都沒有。
“團長,你這不是虐待俘虜嘛”
“屁的虐待俘虜,我是吃上短他們了,還是對他們進行體罰了,你看看,咱們的戰士哪個身上沒有負重啊”
“我跟你說,咱們三個團都接到編練新兵的任務,支隊長那可都看著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