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以農業為主,有糧人就能活,但是想有糧就得有水,眼下林北的老百姓連吃的水都滿足不了,更何況是用來澆地的水”
“那你什么意思之前專區政府已經討論過了,眼下根據地糧食充足,林北的困難同志們都知道,明年應該上交的糧食可以免除,家庭困難的可以給予特殊的幫扶”
“這還不夠,總不能一直幫著吧,要我說還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周維漢說道。
“哼,你這話說的容易,感情干事的不是你”王英抱怨道。
“嘿,王英同志,我得批評你了,革命可不僅僅的打鬼子,你身為主政一方的父母官,我怎么在你身上看見了退縮
現在的重心實在軍事上不假,可是明證上同樣不能放松”
“你別看今年冬天雪下的不小,可明天說不準就是大旱之年,咱們要未雨綢繆啊,可不能靠天吃飯,到時候可就抓瞎了”
“林北的情況我了解過,僅靠從境內的四條河流引水不足以解決全境問題,但是能解決一部分是一部分
漳河是太南的母親河,太南各縣要組織人員提前開鑿河道,拓寬以前的河溝,盡最大程度解決用水困難”
“興修水利的工程干好了,功在當下,利在千秋,你這個負責人、主導者,即使是百十年之后也會被后人景仰”周維漢再次開啟了畫大餅的老本行,事情還沒如何,先給王英把大餅畫好。
“嘿,你就這張嘴好使,你有什么具體的意見,來點實在的”王英笑著說道。
“我也是個外行,不過嘛,想法還是有的,現在是冬天,不好動工,但是分兩步走,一是派遣技術人員,先行進行勘察,二是提前做好鄉親們的思想工作”
“技術人員不夠,我可以從炮兵營調遣一些測量員進行輔助,缺少測量儀器我讓人去搞”
“當然,之前也說了林北是重點,要解決林北的用水問題,我看還要從漳河引流,那咱就從這一點開始,大方向就是由北往南引水,總體計劃制定好之后,各縣分段進行,能解決一部分就一部分”
“王英,這可是一個大工程,咱們團結所有能團結的力量,用時間慢慢磨出來,你要有心理準備”周維漢最后說道。
“哎,我當然知道是個大工程,我就不信,咱們可以跟小鬼子抗爭,還解決不了一個興修水利的工程”王英此時倒是躊躇滿意,分外想干出一些成績來。
此番提起的興修水利的工程,不由得讓周維漢想起了日后林縣修建的紅旗渠。
林縣在在太行山下,地勢自西向東傾斜,河流多為季節河,一到汛期就會形成山洪,房屋很容易被沖毀,但而更多的時候則是大旱天氣,導致地表河水干涸,加上當地石灰巖密布,它們像一個大漏斗一樣,讓河水肆意下滲,連地下水都少得可憐,所以才形成了極端的干旱災害。
歷史上,林縣當地修建紅旗渠正處于困難時期,耗時十年之久,前后就有30萬人參與了紅旗渠的修建。
此時,周維漢與王英要動用的卻是整個太南根據地人力、物力來引漳入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