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輩子在地里刨食的中國老百姓,對于土地的熱愛是印在骨子里的,這是亙古不變得起。
太南根據地自從進行土改之后去,家家戶戶的老百姓手里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日子過得去更加有了盼頭。
打從過年那天開始前,老百姓們心里就惦記著早日在自家的田地播下一粒粒種子。
伴隨著一場春雨的到來,整個太南根據地都帶著一股子生機勃勃的氣息。
當天,趙剛代表太南軍區下達了春耕動員令,太南軍區全體指戰員停止日常訓練,全力協同專區政府幫助根據地的老百姓進行春耕。
按照計劃,閻王山山區周邊,部隊自己負責的田地種植鄭老培育出來的耐旱的小麥一號,玉米一號兩個品種。
這兩個品種的源頭是鄭老當初從燕大農研所帶出來的種子,到了閻王山之后,優中選優,耗費心血才培育出來。
實驗數據表明,相較老百姓手里普通糧種,小麥一號,玉米一號兩個品種畝產增加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三左右。
由于糧食乃根據地之民生之根本,再加上糧種較少,只是在太南、太北、太岳、冀南四個根據地各選擇了一塊試驗田。
如果今年實驗效果出色,預計在秋收之后,在各個根據地大范圍推廣。
整個太南根據地大范圍種植老百姓自己儲存的糧種,主要農作物包括小麥、玉米,輔以紅薯、高粱、以及水稻。
部分條件適宜的土地,由老百姓代為種植經濟作物,諸如花生、大豆,棉花、向日葵,以及各種藥材,到了收獲的季節,當地政府以成本價向老百姓收購。
閻王山山下得起一處村子。
由于靠著山區,當地村子的田地都是老鄉們自己開荒出來的,大一點的地兩三畝,小一點的地四五分。
靠近河水且地勢低的還好,靠著水渠引個水過來,碰見地勢高的就需要用人力挑水灌既田地。
地頭上,全村老老少少分散在各處自家的田地。
老王頭的是村子里的村長,此時蹲在自家的地頭上,抽著旱煙,看著巴掌大的冬小麥在清冽的河水的灌既下越發水靈,滿是褶子的臉上帶著笑意。
“村長,八路軍的同志們來幫忙了”村里的一個半大小子跑過來說道。
“八路軍同志們來了哪呢”老王頭聽后騰地一下站起了身子,急忙將煙鍋子在鞋底上磕了磕,而后別在后腰上。
“就在那頭的坡地上”
等到老王頭趕到之時,只見到二十幾個穿著八路軍軍裝的人正挑著水桶走在田間。
老王頭定睛一看,為首那人正是八路軍的趙政委。
“哎幼,趙政委,你們怎么來了”
正在忙著的趙剛看見一個老頭向著自己跑來,將肩上的扁擔放下“王村長,你們村子的情況我們是了解的,坡地至少占了一半,田地灌既困難,我們部隊這個時候得幫忙啊”
“哎呀,哎呀,這怎么使得啊”
去年的時候,部隊沒有趕上春耕,今年是頭一次軍民合力進行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