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黎城出發的關東軍,其編制分屬在偽滿洲駐扎日軍第十師團步兵第33旅團第10聯隊磯谷大隊。
第十師團作為日軍17個常設師團之一,磯谷廉介、筱冢義男先后擔任過師團長,是日軍部隊中的一支勁旅,曾以一個大隊在滕縣擊破川軍王銘章部,但在臺兒莊栽了個大跟頭。
后來徐州會戰中第33旅團之第63聯隊在禹王山擊破了滇軍4萬人,而后又參加了伍漢會戰。
磯谷大隊的大隊長磯谷廉二是磯谷廉介本家的一個弟弟,這些基本信息在戰斗打響之前,寺內勇就曾做過專門的調查,八路軍一方面也盡數知曉。
在279團一波突襲之后,日軍將戰線分散開反擊,戰場形勢頓時陷入了膠著之態。
日軍指揮官磯谷廉二躲在一塊石頭后面,不斷的發號施令。
磯谷廉二選的位置極其刁鉆,在重機槍的射界范圍內,卻打不到他,同樣迫擊炮的威力也被削弱。
“重機槍火力壓制,第一中隊馬上從正面展開強攻,第二中隊從右翼進行包抄,第三中隊原地反擊”
這個時候,磯谷廉二同樣意識到眼前的八路軍有些難纏,剛才磯谷廉二看見北側路邊的幾個山谷口,下意識的派遣了十幾名士兵分頭進去偵查,結果一個人也沒有返回。
幾個近在眼前的山谷口好像張開的血盆大口一般,讓磯谷廉二心里有些惴惴不安,不過其自持勇力,到底沒有選擇撤退。
隨即旗令兵從石頭后站了出來,剛要揮舞旗幟,就被陣地上一直瞄著的一挺重機槍打成了篩子。
磯谷廉二見狀,無奈只能派遣幾名士兵分頭去通知
相比正面戰場的激戰,反觀南側22團一營及其炮兵連的隱蔽處,卻顯得異常寧靜。
戰場公路南側斜坡順下,之后是一片溝溝壑壑的地形,其上遍布灌木叢,如此延伸四五百米才是懸崖、高地,劉天明帶著戰士們隱蔽其中,方才沒有被日軍的搜索小隊發現。
劉天明所在的位置看不清公路上日軍的情況,不過從望遠鏡中,卻清晰的可以看出后秋嶺陣地之上,22團的火力點接連被日軍擲彈筒打掉的場景。
劉天明心一下子提熘了起來,不過卻沒有下令戰士們出擊。
“團長,是不是讓炮兵對著公路上打幾發炮彈啊,也好給279團的同志們減輕一些壓力”說話的是22團的一營長高良柱。
“不行,咱們這邊一響炮就暴露了,日軍但凡在公路邊上架上幾個火力點,咱們沖上去就是活靶子”劉天明拳頭攥得死死的,眼睛緊盯著前方的戰場,就等著丁偉發出進攻的信號。
此時,丁偉腦子里的那根弦同樣繃緊,為了給22團創造襲擊日軍背部的機會,必須讓日軍更多的兵力深入后秋嶺,無法從戰場脫身,那才是到了火候。
眼見日軍的突進最快的一支小部隊已經距離陣地不足百米,丁偉反而松了一口氣,當即下令道“馬上給22團發布進攻信號”
隨即一桿信號旗豎了起來,劉天明見狀當即下令“一營、警衛連隨我出擊,迫擊炮連等突擊部隊沖到斜坡之下,給我朝著進攻的小鬼子狠狠的轟”
由于此處的22團一部是擔任突擊任務,所有的重機槍全部被加強給了擔任阻擊任務的二營。
劉天明一聲令下,早就按耐多時的22團五百余名戰士,一個個彎著腰,快速的穿越在灌木叢中。
戰士們的衣服上掛滿了刺球、尖刺,臉部、手腕被劃破的不在少數,可是一個個皆咬著牙,沒有一個吭聲的。
日軍的注意力盡數被正面戰場吸引,絲毫沒有注意到一股八路軍的突擊部隊正從背后快速襲來。
等到突擊部隊趕到斜坡之時,22的炮兵連頓時開始炮擊,打的正是朝著279團陣地發起進攻的第一中隊。
與此同時,隱蔽在四個谷口的四支精干部隊齊齊殺出,留在原地反擊的第三中隊頓時陷入了兩面夾擊之中。
每支隊伍沖在最前面的戰士手里端著輕機槍、沖鋒槍或者短槍,盡情向著面前的小鬼子傾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