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之浴血抗戰第七百二十一章轟炸
“司,閻王山回電,飛行隊已經起飛”作戰參謀道。
周維漢聽后點了點頭“通知炮兵營做好準備”
“是”作戰參謀應道而后拿起大功率步話機“指揮部呼叫炮兵前沿偵察所,指揮部呼叫炮兵前沿偵查所,聽到請回復”
“我是崔征,請指示”
重炮營營長崔征的聲音通過步話機傳了過來。
作戰參謀看了一眼周維漢,見到周維漢點頭,直接說道“崔營長,員命令,炮兵部隊于二十分鐘后開始炮擊,利用炮火將日軍驅趕至一處,等待飛行隊抵達戰場上空之后,利用紅色煙霧彈進行地面指引”
“是,我明白”崔征回到。
此戰,太南軍區重炮營所屬十二門150口徑的榴彈炮,六門105口徑的加農炮布置于城北,美式山炮營所屬十八門75山炮、四門美式105口徑的榴彈炮以及兩門105口徑的克虜伯榴彈炮組成的榴彈炮連,重迫擊炮連所屬的六門107口徑的重迫擊炮布置于城南。
除美式山炮營、重迫擊炮連隨同一團、突擊團到東明境內作戰之外,一干重炮先一步抵達河澤。
戰前,重炮營營長崔征根據在曹縣的實戰經驗,向指揮部提出來了一些建議。
在與十六師團的日軍交戰之時,也將48門火炮布置成兩個炮群,戰果是極其輝煌的,但是通過實戰發現,兩個炮群由于布置于東西兩側,缺少統一的指揮,往往是自己打自己的,后期出現了幾次兩個炮群打到了一處的情況。
炮擊的過程中,所有的炮兵是過癮了,但是在崔征看來,過程太過粗糙,不符合八路軍一向精打細算的習慣,如果有了統一的指揮,可以用更少的炮彈達到更大效果。
在周維漢看來,炮兵部隊本就應該在實戰中逐漸由野路子轉變為正規化,是以,崔征的建議當場就被采納。
崔征本人也被任命為河澤保衛戰的炮兵部隊臨時指揮官,而崔征也極為大膽,將指揮部并到了前沿偵察所,就是為了更好的洞悉戰場上的情況。
“員,就算是炮擊十五分鐘,就算按照每分鐘五發炮彈的發射量來看,也足足有3600炮彈,這也太浪費了吧”作戰參謀咂舌不已。
其他幾個參謀聞言,也紛紛附和道。
周維漢聽后笑了笑“咱們八路軍家底薄,沒有辦法大規模生產炮彈,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但是打仗不能小家子氣,如果能多打幾發炮彈,而對日軍造成更大的殺傷效果,從而減少自身的傷亡,又何樂而不為呢”
亮劍中,李云龍的二師分華野野司的命令在趙莊阻擊楚云飛的89師,最后野司首長用五噸炮彈換下了李云龍部。
不管是日軍的九六式榴彈炮、九二式加農炮亦或者105口徑的榴彈炮,其炮彈的重量都在30公斤左右,美式山炮炮彈在8公斤左右。
這3600發炮彈算下來,總重量在70噸上下,別的炮彈種類不提,重炮營這兩仗下來,將從寺內勇手中購買的重炮炮彈消耗了一半。
別看周維漢嘴上說的大氣,可實際上心里在滴血啊,重炮所使用的的炮彈跟普通山炮所用的炮彈可不是一個價格。
每次交易之時,寺內勇也只是百發這種小規模的進行交易。
戰場之上,由于戰斗才剛剛打響,負責進攻的三十二師團搜索聯隊的日軍卻進攻受挫,聯隊長石橋吉蔵臉上有些掛不住,深知時間短缺,當即不在猶豫,立刻呼叫了炮火支援。
轉眼間,三十二師團下屬炮兵聯隊的兩個山炮兵大隊、一個野炮大隊,共計36門火炮分處在三塊炮兵陣地上,齊齊刷刷的對準35團的陣地。
35團的陣地瞬間被火光籠罩,六門戰防炮處于炮火覆蓋的范圍之內,先后有四門戰防炮被炸毀。
相比之下,人員轉移要比戰防炮方便的多,在炮彈劃破天空之時,35團的戰士們就麻利的向著戰防炮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