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日本領事館以及日本領事館警察署也是需要留意的重點,日軍占領石門之后,日本僑民不斷在石門聚集,現今人數在一萬以上,為了加強統一管理,領事館成立了所謂的石門居留民團”
“這些僑民都是隱形的軍事力量,一旦石門有變,日軍打開戰備軍火庫,短時間至少能裝備出來一個聯隊的兵力”
“另有石門新民會、石門偽市政府,偽治安軍”
“所以,別看咱們八路軍初期進展順利,那是因為還未觸及到石門的核心,就這么粗略一算,石門日軍、偽治安軍、武裝僑民,至少有近萬人,這會咱們正在開會,沒準日軍那邊也在緊鑼密鼓的布置著”李參謀長道。
周維漢道“我說咱們在石門周邊搞出來這么大的動靜,小鬼子為什么不將掃蕩部隊撤回,原來是心里有底啊”
“你們在前線,可曾派人對石門近郊的防御工事進攻偵查”師長問道。
“當然”周維漢道。
“作何評價”
“石門雖然沒有城墻,但卻宛如一個火藥桶,放眼望去處處皆是堡壘”
日軍在占領石門之后,把這方圓30多公里的偌大城市,修筑成了一座碉堡林立,溝渠縱橫,明塹暗壕如蛛網的堅城。
上千個碉堡,分布在石門的主要街道和路口上,兩道防線,形成兩道地下城墻,將石門變成了一個火藥桶。
第一道為外市溝,周長30公里,深約7米,寬約6米,溝外沿有鐵絲網和布雷區,溝內設有高堡、伏堡七百多個,并設有電網。
溝外一些大村鎮都建有據點,外市溝內鋪有環形鐵路,鐵甲巡邏車載著步兵和大炮晝夜不停地巡邏。
第二道防線是內市溝,溝長18公里,深、寬各約5米,溝內設有尖木樁,溝外有鐵絲網、掛雷,溝沿設有比外市溝更稠密堅固的高碉、低堡、伏堡和野戰工事,每隔五十米設一地堡,百米米設一大碉堡。
內外市溝之間的各村莊,都構有堅固工事,兩道市溝之間由交通溝或地道聯結,溝內廣設削樁,是日軍在sjz的重點防守地段。
“是啊,的確是塊硬骨頭,所以現在咱們進退兩難啊”師長聞言點了頭道。
“目前冀南的情況倒是有所好轉,魯西軍區的三個主力團已經抵達冀南,匯聚在一起就是整整九個團,倒是有了與110師團一較高下的實力”
“冀南軍區給總部拍去電報,詢問是否可以讓冀中軍區抽調兩個團南下,截斷110師團的后路,可是冀中軍區的主力集中被北寧線,正在與獨立第九旅團與二十七師團的日軍作戰,無法抽身啊”
一時間,會議室的氣氛有些沉重,現在八路軍的主力部隊兵力是是不少,每個二級軍區的主力團都在十個以上,但是這些主力團大多是在整軍的時候從地方部隊上抽調上來的,無形之間削減了地方部隊的實力,從而導致了每次作戰,都需要至少兩個主力團分散到根據地各地留守。
冀魯豫根據地的戰斗結束之后,太南飛行隊也沒有雪藏的必要,經常往返于北岳以及冀南兩地執行轟炸任務,但是由于日軍早有防備,飛行隊無法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情況還沒有那么槽糕,我軍在石門周邊云集了十個主力團,且總部擔心我作戰部隊火炮數量不足,冀魯豫軍區繳獲的五十二門山炮,十二門野炮與總部炮兵團進行混編,重新組建了兩個炮兵團并組織地方武裝攜帶大量補給,參謀長已經帶來了,現在炮兵團正在熟悉,這是利好的情況”d政委道。
“在從石門的情況看,我軍并不是以占領石門為根本目的,如果為了使日軍撤兵,我軍大可不必全面發起進攻,只需要從東、南兩個方向選擇兩個點進行重點突破,石門防御體系如此漫長,反而會致使日軍兵力過于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