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部會議之后,參會的指揮員就將d政委親手擬定的動員令傳達到了部隊:
前線全體指戰員:
石門戰役雖然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不要灰心,不要喪氣,迫使日軍掃蕩回援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現在又有一個打大勝仗的機會到來了。
在我們面前就是駐守于石門的日軍110師團主力,日寇從冀南根據地腹地,輕率遠逃,行軍疲勞,心里恐慌,已經給我們造成了打大殲滅戰的充分條件。
為了打大勝仗,必須集中一切兵力、火力。
勐打勐沖勐進
發揚我軍的傳統作風,狠打、硬打、拼命打,絲毫不顧慮,沖垮敵人,包圍敵人,殲滅敵人
必須不顧任何疲勞,堅決執行命令,不怕夜行軍、急行軍,不管吃不上飯,沒水喝
不顧連天連夜的戰斗不怕困難,不叫苦不許怠慢,走不動也要走,爬著、滾著也要趕上敵人堅決不放跑敵人
全體干部以身作則,黨員起特殊作用,敵人頑抗必須堅決摧毀,敵人潰逃必須追上殲滅,號召打大勝仗,為人民立功
哪里有敵人就沖向哪里,哪里有槍響就沖向哪里,哪里敵人沒有消滅就沖向哪里
全殲110師團,活捉飯沼守。
動員令如同吹響的號角,激勵著每個戰士的心,長長的行軍隊列在無邊無際的原野上疾進飛奔。
各團接到命令后,沿著石德線兩側,迅速向東疾進。
一個個戰士汗流浹背,一身身軍裝印滿了白堿,一個個腳底打滿了血泡,一雙雙眼睛布滿了血絲。
隊伍不停地前進,戰士們機械地移動著腳步,腦子里只有一個信念“全殲110師團,活捉飯沼守。”
宣傳隊員們活躍在道邊,竹板打得呱呱響:
全殲小鬼子,先靠急行軍,活捉飯沼守,雙腳第一功。
從石門到衡水足足有120公里,距離衡水40公里的磨頭鎮是火車的中轉站,同時也是冀南軍區派出的破路隊的重點目標。
師部將交戰地點定在磨頭鎮,一方面是因為此地,自從百團大戰之后,一直是八路軍重點活動的區域,屬于八路軍的游擊區,另一方面,冀南地區腹地乃至衡水周邊,日軍并沒有重兵把守,反觀石門周邊,日軍的重兵集團整整源源不斷的向著石門集結。
同時,110師團雖然可乘坐火車從衡水返回,但是途徑磨頭鎮之時,由于鐵路中斷,短時間內無法修復,110師團只能徒步行軍,這就給了八路軍覓得了戰機。
能不能打好這一仗,關鍵是看我軍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將110師團堵在磨頭鎮。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突然集中在了時間上
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一般每小時5公里,即使急行軍每小時也超不過75公里,這是八路軍主力部隊的標準。
然而八路軍戰士也不是鐵打的,4個小時以上需要吃東西補充體力,十幾個小時需要休息,緩解疲勞,就算不吃不喝,即使趕到了預定作戰區域,巨大的體力消耗也難以保持戰斗力。
“員,師部電報”一名參謀騎著馬急匆匆的找到周維漢。
“念”周維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