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延州留守部隊需要增強兵力,總部本想讓冀南軍區的771團前往,但是冀南軍區的情況大家也知道,所以任務就落在咱們頭上了”
“這兩天我想了想,冀魯豫軍區的兵力雖然,但是根據地同樣不小,周邊需要防備的敵人更多,還是將太南軍區第五團跟我一起前往延州”
“你們什么意思”周維漢問道。
“我沒意見,武義、武安有29團在就夠了,再說還有地方部隊支持”趙剛一直主持太南后方根據地,倒是很爽快的同意了。
李大本事是最先跟著周維漢的那一批人,在原新二團的幾個干部里,相比之下,從22團帶來的武勤、荊大剛都當上了軍分區,絆倒加入八路軍的王一功也提了一級。
只有李大本事依舊留在了團長的位置上,原因很多,低,資歷淺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李大本事的主要精力一直投放在太南軍區與日軍的生意往來之中。
“是個好去處,雖然不像前線容易獲得戰功,但延州那邊也不平靜,再說留守部隊兵力不多,將來組建新的部隊的時候也能往上提一提,這也是一個機會”一旁熟悉延州情況的譚林說道。
周維漢也有這個意思,眼下兩個軍區的人員建制趨于飽和,短時間內不會在擴軍,也不會有大規模的戰斗出現,不如讓李大本事去延州,也許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還有一個問題,上級讓咱們自己推薦一些人員去學習,級別定在旅級、副旅級這一標準,這個還需要商量一下,到底讓誰去”譚林。
譚林這話一出,趙剛、邢志國都沉默了,此次去延州學習的名單里都是軍事主官。
太南軍區的旅級軍事干部就兩個人,一個是丁偉,另一個是徐大力,冀魯豫軍區的旅級軍事干部則是四個新編旅的旅長。
與其他軍區相比,他們幾個的資歷都不夠,硬是靠戰功和周維漢這趟順風車堆上去的。
“我負責前線根據地的軍事指揮,平時常駐平順,從我個人意見來看,可以推薦徐大力同志前往”邢志國道。
“豫北軍分區的高志恒同志,是政工干部,但是他無論是軍事指揮還是政工能力都過硬,如果王一功同志不在,高志恒同志是可以挑起大梁的”譚林道。
兩人推薦的都是身邊人,周維漢聽后并沒有直接表達意見,而是說道“把李云龍也加在名單上,到時候可以讓周衛國同志常駐魯西南,臨時與羅本忠同志搭個班子”
譚林聽到李云龍的名字倒是顯得有些意外“魯西南現在可是正在大張旗鼓的擴張,他能心甘情愿的去”
“去不去由不得他”周維漢沉聲說道。
如果可以的話,周維漢倒是樂意將丁偉也捎帶上,兩人的軍事指揮能力沒得說,只是還欠缺機會去學習一下。
丁偉當初在冀中軍區當28團團長的時候,本來已經上了延州學習的名單,都準備收拾行李出來了。
可是不巧趕上冀南反頑戰役,接到上級命令,丁偉帶著28團來到了冀南,而后一路跟著周維漢到了太南,從此就沒在回到老部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