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先天條件限制,另一方面則是八路軍總部下達精兵簡政的政策。
“老趙,現在根據地各地的戰備倉庫一共有多少糧食,你心里有數嗎”周維漢問道。
“根據地一共是八個縣,每個縣都有一個戰備倉庫,武義山區附近的最大,總共有將近一億八千萬斤糧食,當時其中有不少都是粗糧,地方政府其實也有不少存糧”
“地方上也不容易,我也不想打他們的主意”
太南軍區之所以能有這么多存糧,是因為當初太南根據地的土改大多是由部隊完成的,先一步將糧食收繳,再加上一直在國統區和敵占區買糧有關系。
地方政府成立之后,公糧開始由地方政府收繳,但也相應的負擔了軍隊一部分口糧,算是互相減輕壓力。
周維漢算了算,按照每名戰士每天三斤口糧,一億八千萬斤糧食就足以供給十萬人的部隊吃上六百天。
“老趙,這都是你的功勞,你這個管家當的合格,你得給我支出五千萬斤糧食派人送到冀魯豫根據地,那邊的情況不如太南好”周維漢說道。
“多少五千萬斤你老周人都走了,還帶這么多糧食走”
“都說人走茶涼,我人還沒走呢,這茶就涼了”
“哪能啊,我趙剛可不是摳搜的人”
一旁的邢志國說道“就是,老趙向來大方,去年后半年,就往冀魯豫根據地輸送了三千多萬斤糧食”
太南地處太行山余脈,邯長公路以北山區占大多數,但是邯長公路南邊靠近上黨盆地,反而土地資源較好。
這兩年鬧旱災,土地的收成不好,可是太南根據地因為提前做了準備措施,興建了多個水利工程,糧食收成倒是保住了。
反觀冀魯豫根據地,雖然都是平原地區,可奈何成立的晚,再加上涌入了不少災民,根據地民眾的日子都不好過。
熟地收成不好,新開墾的荒地免除稅收一年,地方政府沒糧食,譚林反倒是需要從部隊抽調戰備糧救濟地方,原先積攢的家底也所剩無幾。
冀魯豫根據地的情況還算好的,八路軍總部附近的四個二級軍區防災措施做的最好,其他根據地因為被日軍分割包圍,無法形成連片的根據地,防災措施根本無法大規模推行。
“得,你點頭就行,我說你老趙以后可不能性子太軟,要是以后來一個新的員,以后我想你伸手,你都做不了主”周維漢說道。
“之前我說過,延州以及總部的意思,太南和冀魯豫兩支部隊同根同源,要集中力量組建一支野戰部隊”
“其實上級的真正意圖是這樣的”周維漢撓了撓頭,好像有些不好意思“太南軍區的主力部隊要調往冀魯豫,然后自己也成立一支野戰部隊。”
“好家伙,你真是人走,還得把跟刨干凈,原先我也沒尋思你能走,部隊都抽調走了,還組建什么野戰部隊”趙剛不滿的說道。
按照上級的意思,太岳、太北、太南、冀南、冀魯豫分別成立一個縱隊,分別是一縱、二縱、三縱、四縱、五縱。
其他幾個軍區都是實打實的,唯獨太南軍區先把牌子立上,以后在一步步補充兵力。
周維漢當時一想,這也是好事,提前把位置站好了,以后也有利趙剛和邢志國發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