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魯豫根據地依據黃河故道這條防御線,不足以抵擋敵人的重兵集團,且敵人一旦在根據地內分兵,我軍未免會被敵人牽著鼻子走,到時候根據地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滕參謀長最后說道。
“不錯,作戰計劃的內容沒有更改的必要,總部也不需要多加干涉,如果事事都需要總部插手,那還要設置大軍區機關干什么正如軍委給總部放權一樣,總部也要給下邊放權,前線的同志比我們更加了解情況,我們能做的只有支持”
“周維漢在其中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此次作戰的首要前提即統一思想,想必冀魯豫軍區的同志們此刻正在焦急等待總部回電,我們要給他們在思想上減負,否則這場仗可就難打嘍”老總說道。
話分兩頭,周維漢收到電報之時,時間已經臨近中午,此時指揮部距離大楊集不足四十里,部隊在此進行吃飯休息,指揮部電臺開機進行聯系才收到電報。
“好啊,看來上級對于咱們的作戰計劃還是支持的,這樣一來大家伙總能放心了吧”周維漢笑著說道。
“是啊,不過,員,我還是認為如果指揮部跟隨進攻部隊抵達駱集過于危險,那里距離大楊集過近,反倒是不如將指揮部設在這里,指揮部的安全是第一要位”參謀長王炳章說道。
“我認同王參謀長的意見,前線部隊由我指揮即可,指揮部可居于后方”教導四旅鄧旅長附和道。
周維漢見狀說道“哎呀,我說,這里既沒有上級,又沒有外人,咱們之間說話別這么正式”
“老王、老鄧,你們都是老大哥,論起革命經驗比我豐富的多,可是眼巴前這場仗要想打好,戰場信息的及時性非常重要”
“用電臺發報太慢,架設電話線距離太長,況且一旦被敵人切斷聯系,無法及時搶修,只有大功率步話機聯系最為便捷,我之前都算好了,在駱集設立指揮部,正好是大功率步話機的輻射范圍之內,與14旅、15旅、16旅都能聯系上”
周維漢非常重視通訊設備,在知道步話機的優點之后,又私下花費重金讓史迪威搞來了一批步話機。
現如今冀魯豫縱隊除了突擊團、炮兵團之外,每個團級單位都配備一臺大功率步話機,通訊距離15到17公里,每個旅的頭號主力團的營連級使用小功率步話機,通訊距離2到3公里,其余各團情況各有不同,但通訊設備肯定不如頭號主力團。
這也是冀魯豫縱隊的裝備優越性所在,一旦開始運動戰,無線電臺和野戰電話顯然無法與步話機相比。
“嗯,有道理,要是設立一個中轉站,不說沒有那么多步話機,二手信息難免出現差錯,那就聽員的”鄧旅長說道。
“哎,這就對了,騎兵團先跟指揮部在一起,臨時承擔起警衛工作”周維漢笑道,隨后看了看時間“老王,馬上到電臺通電時間,匯總一下各部的信息”
指揮大兵團作戰是一個非常復雜而艱難的任務,需要指揮官具備很高的指揮和管理能力、時刻保持警覺、具備很高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同時還必須具有殺伐決斷的果敢和勇于負責的擔當。
八路軍由于其之前作戰方式是以游擊戰為主,有這方面經驗的指揮官很少。
唯有129師在歷次反頑戰役中用兵規模不小,在這方面有些許經驗,但是通常由師部進行指揮,下邊的人包括周維漢在內也是奉命行事。
倒是上次佯攻石門,129師集中主力部隊通過運動戰聚殲110師團大部,事后劉師長專門做出總結報告,這才讓一干指揮員有了些許兵團作戰的經驗。
周維漢在延州的時候,空閑時間經常查閱軍事著作,然后自己細細揣摩,但凡一場大規模戰役,如能將所屬部隊指揮流暢,不被敵人抓住破綻就已經超越90的將領。
這其中包含的要素太多,僅是行軍和人員的吃喝拉撒就讓人頭疼,身為一名高級指揮官,面對千頭萬緒的事務,如何決斷和部署,實非常人所能及
此次作戰,八路軍占有地利與人和兩項優勢,人員內部統一思想,加之在根據地外圍作戰,各地方政府可以組織支前隊運送補給。
這也是周維漢為何敢讓部隊只攜帶三日份口糧的原因,與國軍相比,實在是占了巨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