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維漢莞爾一笑,說道“有你指揮我當然放心,不過現在還不是最佳的進攻時機,部隊能打硬仗是好事,但是咱們沒必要去碰這個晦氣”
“眼下,92軍已經進入根據地,其先頭部隊甚至在曹縣境內的黃河故道沿線與我軍對峙,說不得他們也是想借著天黑突然發起攻擊,還是讓92軍先嘗嘗甜頭為好”
與此同時,大楊集內燈火通明,李仙洲等人同樣沒有閑著,大戰一觸即發,所有人都感覺到沉重的壓抑感。
“回電92軍,可對八路軍防御線發起試探性攻擊,如有不對立即撤回,固守待援”李仙洲此時感覺有些不對勁。
國軍一直沒有停止對八路軍根據地的滲透,冀魯豫根據地更是重中之重,周維漢在國軍研究名單里份屬前列。
因為之前第28集團軍需要借道冀魯豫根據地進去山冬,所以李仙洲對周維漢的履歷進行過專門的研究,但是直到此時,他卻有些捉摸不透。
“八路軍到底是如何布置的,周維漢這個人絕不是善茬,我軍的意圖非常明顯,他現在居然還能沒有做出絲毫的應對,這不符合常理,也不是他的性格”
人往往在接近真相的時候,會越加困惑,李仙洲就是如此“你們說,周維漢現在在哪里”
事關整個集團軍的命運與自身的身家性命,在場的幾個將領同樣不敢虛于應付,只見參謀長馮基昌說道“總座,我部大軍逼境,周維漢此刻肯定是在黃河以北著急的睡不著,滿門心思的研究如何應對我軍的進攻”
“我指揮部現在大楊集,而92軍則在青提集,兩地相隔不到三十公里,從92軍的行軍速度來看只需八個小時就足以趕至,如果加快行軍速度時間會大大縮短”
“依我之見,八路軍必然不敢在行軍途中發起攻擊,否則以我部現有兵力,即使原地固守待援,亦可等到12軍回援”
話音剛落,副總司令陳又新當即出言反駁道“我看不然,八路軍最擅長的就是圍點打援,諸位不要忘了,在碭山地區曾經圍困142師的八路軍主力至今不見蹤影”
“一旦八路軍主力攻打我集團軍本部,必定會打亂之前的部署,92軍如果屆時選擇回援,必然會中八路軍的埋伏,甚至黃河故道以北的八路軍也會趁勢追擊”
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考慮過八路軍會攻打大楊集,此地原先乃是日軍防區且國軍占據之后修有工事,貿然發起攻擊討不得好處,反倒是在行軍途中容易中八路軍埋伏。
馮基昌頗為不服,繼續說道“副總座未免過于憂慮,作為參謀長,至今沒有弄清楚冀魯豫地區的八路軍到底有多少兵力,這是我的失職,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八路軍防區廣闊乃是不爭的事實,必然會導致兵力過于分散,同時在西、南兩個方向與日軍接壤,亦有新八軍在其根據地腹地活動”
“從這三個方面來看,當初在碭山地區集結的八路軍所表現出來的兵力已是其最大極限,這些兵力在黃河故道布防尚且難以抵擋我軍,又如何敢主動出擊我軍當務之急是迅速挺近八路軍根據地,與12軍匯合”
陳又新聞言搖了搖頭,他無意與馮基昌爭執,只是在陳述自己的觀點。
雖同樣是黃埔軍校畢業,但是他早年間投身滇軍,與時任滇軍旅長的何英欽關系匪淺,進而在黃埔軍校打上了何英欽派系的烙印。
何英欽雖然現居參謀總長一職,但是卻因為當初西安事變與老蔣產生隔閡,其派系人員紛紛遭到打壓,抗戰爆發之前,陳又新從作戰部隊副師長位置調到黃埔軍校教書。
李仙洲擺擺手,開口說道“你們說的都有道理,我一直認為周維漢這個人不可小覷,其與日軍作戰屢出奇兵,現在反而一反常態,遲遲沒有動靜,但愿是我過于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