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團整體陣型呈三角形,一營作為沖在最前面充當尖刀,二營、三營居于兩側,團部及直屬隊位于中間部位。
突襲戰最考驗指揮官的臨陣指揮能力,突擊團是八路軍部隊中精銳中的精銳,何為精銳
不僅僅是體現在武器裝備精良,而是其他部隊能打的我能打,其他部隊打不了的我照樣能打下來,要的就是這種舍我其誰的氣勢,這就是周維漢在突擊團組建之初留下的建團宗旨。
大楊集原先是日軍的控制范圍,連游擊區都算不上,普通軍用地圖無法完全體現周邊的地形地勢。
為了保證第一時間占據有利位置,在92軍離開大楊集而12軍尚未抵達之前,偵察連對周邊地形進行摸排,并繪制出一份詳細地形圖以供突擊團使用。
12軍主力從大楊集開拔,突擊團從斜后方向其靠攏,等賀粹之站到房頂上的時候,突擊團距離國軍的隊伍已經不足三公里。
28集團軍的行軍路線是由參謀長馮基昌規劃的,這家伙雖然瞧不起八路軍,但是本職工作干的極為出色,深得李仙洲的信任,28集團軍能走到如今地步有他幾分功勞。
國軍行軍道路兩側的一些制高點皆提前被占領,可以起到護衛和示警的作用。
此時,站在制高點上的國軍士兵突然發現遠處地平線出現大片人影,急忙開槍示警,隨著一聲清脆的槍響,突擊團當即分成兩股,左側二營向國軍后方的輜重部隊迂回。
在戰前,為了加強突擊團的火力,周維漢特意從其他團級作戰單位抽調兩個成建制迫擊炮連,所以突擊團配備三個迫擊炮連,一共18門迫擊炮。
82口徑迫擊炮是與捷克式輕機槍齊名的抗日利器,相比其他火炮,整體重量輕便,射程卻將近三公里,正適合突擊團機動作戰。
每門迫擊炮有一名炮長,三名炮手,三名彈藥手,只見一名炮手用工兵鏟平整了一下地面,將座板按在地上,其他兩人立即將三組零件進行組裝。
平日里苦練的基本功終于派上用場,轉瞬間18門迫擊炮齊刷刷組裝完成,與此同時,各連的測量員開始匯報方位,而后炮手開始根據方位參數標定射擊諸元,
“迫擊炮六發齊射,放”
第一輪炮彈劃破天際朝著國軍警戒部隊所在的制高點飛去,轉眼火光將其所在位置吞沒。
在三個迫擊炮連傾泄火力之時,三個步兵營卻是借著炮火的掩護縮短進攻距離,反觀國軍一方,雖然聽見了槍聲示警,但由于人數眾人,許多國軍士兵下意識的以為是有人擦槍走火,槍聲剛停沒十多秒鐘,炮彈就緊隨而來。
大楊集周邊的地形導致部隊沒有辦法打伏擊戰,所以董江的目的非常明確,如果想要對正在行駛的國軍造成殺傷,第一時間需要搶占兩三個制高點,并以此拓展空間。
炮彈的爆炸聲如同一聲驚雷在國軍耳邊炸響,李仙洲讓所乘坐的吉普車停車“怎么回事不要亂”
副總司令陳又新反應最為迅速,早上起來之后他眼皮子就跳個不停,心中隱隱有不好的預感,哪成想八路軍真敢在行軍途中發起攻擊。
“總座,肯定是八路軍,他們是沖著我們來的”陳又新緊皺眉頭“八路軍絕不打無準備的仗,這次肯定是早有準備,還是先撤回大楊集為好”
李仙洲還未說話,乘坐同一輛車的參謀長馮基昌穩如泰山“此言差矣,總座,八路軍此次絕不會是大股主力,只能是小股部隊,否則大楊集外圍的偵察部隊一早就會發現八路軍的蹤跡”
“況且我軍坐擁數萬之眾,豈會被區區八路軍小股部隊擾亂軍陣,反手可滅之”
國軍的行軍陣列南北綿延約十五里,東西橫跨四五里,正如馮基昌所言,僅是突擊團所部很難對其有效殺傷,一旦國軍反應過來倒是容易被咬死。
李仙洲也是久經戰陣的宿將,一邊令警衛團所乘坐的卡車圍成圓陣,一邊令馮其昌聯系各支部隊。